两月未见的朋友,拉着我哭诉说,可能要分手。
我愕然道,不是早已定下婚期、选好场地?
她略带气愤地低吼着,他不愿意在房本上加上我的名,不加名就是不够爱,既然不爱,又为何结婚?
我惊愕中沉默。
她低声抽泣:今天本来是领证的日子……
我本不想说什么,又最终没能忍住:买房子的时候,你掏钱了吗?
没有。
既然没有,这纯粹是他婚前的个人财产,和你有什么关联?
可是我们要结婚了,他就应该加上我的名。
这是什么逻辑?
证明他爱我的逻辑,防止他出轨的逻辑,保全我婚姻的逻辑……
我不再和她争辩,我开始有点担忧,担忧这份长达七年的爱恋,究竟会是何种结局。
在中国的当下,有多少情侣在筹备婚礼的过程中分道扬镳,有多少爱情最终败给了聘礼与加不加名的婚房。这是一个现实的让人疯狂的社会,维系关系的那份情感总是脆弱的经不起锤炼。谈情说爱总是纯粹而美好,谈婚论嫁却总是显得物质而现实。
去年买的小房子,今年就升值了一百万。这是一个财富浮动的社会。如果他不是亿万富翁,房产多套,你硬生生地让他仅有的四百万的房产分你一半,让他在你和房产中做个了断,这本身是一个并不可笑的黑色幽默。
如果他愿意,你不用开口。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男方全资买房,登记在女方一人名下。不用诧异,更无需点赞。这是他认准的人,深爱的人,想要一生呵护和相守的人,他以写名的方式来证明他对爱情的承诺,对婚姻的自信,自然而不假思索。这是一个态度,让女人欣慰、温暖、放心的态度。
可是这份态度是等来的,而不是要来的。有多少女人,涉险去试探、去索求、甚至去乞讨这份态度。正如我的这个朋友,我不曾料到,她会真的以房本加名来作为衡量爱情的标准。可是,她开口了,而他并未如她所愿,她并未意识到她已经把自己推到了爱情濒危的悬崖边缘。今日她不去如约领证。他日,他反复权衡,最后加名了,他们自然会有点尴尬地步入婚姻的殿堂,而那份爱情的誓言却不再那么纯粹而动容,日后的婚姻又会多出一枚无端的梗。他日,他不加名,那么,他的态度很是明了,他不愿将自己的一半房产变成你不定期可能兑现的债权。而结局只能是,要么你嫁给这个你明显没有房产重要的男人,要么你们就此了断。
所以,很显然,我的这个朋友,如今已是进退两难。舍弃这么多年的情,实在太难。嫁给这个没有通过考核的爱,心有不甘。
这般纠结,当初你又何必开口?“没有准备好婚房我怎么嫁?”“房本不加我的名,我怎么嫁?”……姑娘,我想说,你嫁的是爱情还是房子,你登记的是婚姻还是房本?
如果你期待一个态度,那么这个态度本就只是一个期待而已。如果你期待一份保险,那么这份保险原本就保不了你婚姻的此生周全。如果你期待一份牵绊,那么这份牵绊也根本阻挡不了一个已经变心的男人的决断。
为何给自己的爱情无端设置一个荒诞的裁量,为何将自己的婚姻寄托给一半没温度的房产?
谈婚论嫁的姑娘,请别轻易开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