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来,我一直没想到要去考公务员,虽然身边的朋友和父母偶尔会说下考公务员的事情,但和自己理想中的职业还是有些差距的,所以我也一直没有去备考,自然没有想到如果考上了会对我现在人生的道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也就是这一两年想着要去参加公考试试,一方面三十五岁都能报考,自己还有几次机会,不想都没有尝试就到了年龄的限制不允许考了。还有个重要原因,也是大部分人一样,认为体制内的工作会比较稳定,身份光鲜,要是岗位更好,那还会吸引更多的人去“投其所好”。也就更能吸引人去报考了。
这几年的考公热是一直在上升,周期性环境让行业出于下行的阶段,于是大部分人要谋划出路,多方尝试给自己寻找到一条可以走的稳且走的长远的大道。考研、出国、考公、进名企,有稳定且待遇还不错的饭碗就成了大家竞争的目标,不管这碗里端着的是啥,是萝卜白菜、还是大鱼大肉、还是粗茶淡饭,只要是能吃饱的,大家也不挑剔。
为了能进一家好点的企业,无数的家庭要齐上阵,通过各种的关系,想让自家的孩子得到那一份稳定的工作,从孩子出生成长,到各类的升学考试,毕业找工作,再到结婚买房生育儿女,再到操心下一代的成长,当父母的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本以为考个好大学就可以轻松了,临近毕业看着千军万马找工作的压力,陡然不低于当年高考。
虽然年轻人的路要自己选择和走下去,父母们只是帮其谋划适合的道路和方向,避免误入歧途,但年轻人也要有自己的主见和认识,需要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定义,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随大流而参加各种考试,追名逐利。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并非是自己专业所学,但大部分时候为了生存,毕业生们也不得不另辟蹊径,另寻他路,也有很多人出现了焦虑抑郁的情况,不能及时疏导自己的内心,路也只会越走越狭隘。
在企业工作了十年后,我为何要选择考公务员,为何不选择十年前刚毕业的时候就参加考公。
我毕业后很幸运的入职了一个不错的行业,在家不错的公司工作了多年,但没有取得什么亮眼的成绩,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企业职员。后看我发现,为全人类的幸福谋福祉,为社会的进步做贡献,为行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才是工作的意义,而不是每天蝇营狗苟的为五斗米而大费苦心的去争夺。我想在工作多年后,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的事情。
我们过早的接受了父母的建议,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在若干年后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又重新找回到自己所想从事的道路,人生没有晚到的说法,任何一种积极的选择和开始都是有意义和使命的,好饭不怕晚吃,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人生的道路不要越走越狭隘,要往更宽广处走,内心要豁达开朗,行的远也要行的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