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午后躺在沙发上终于读完了最后一页。初知这本书是在一次讲座中听到了它的名字一一《麦田里的守望者》,但从来没有想要阅读的欲望。
一直以来,我看书看的很杂也很随意,有时可能是一本书的名字简介引起了我的注意,也可能是里面的一句话吸引了我,讲座中的一个词我正好记下了,需要查实,于是便接触到了作者构建的那本书的世界。如果一本书很多人推荐,我反而在那个当下没有什么兴趣,至于什么时候能够遇见它,打开它并且去遭遇它,也许是在一个我想看它,而它刚好就在的那样一个片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是这样,我和它遭遇了。
在我的思维里,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可以看完可以让人充满力量积极向上的书,但是读到第一页,那不文明的词语刺激了我,孩子们给我了一种“问题少年”的感觉,主人公霍尔顿这个小孩在充满成年人的社会里周转生活,敏感善良、胆小,却一步步用他的方式在这个社会里生存,慢慢步入了成年的正轨,这确实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写照,有过真诚,渴望真心,最终可能还会被这个社会所吞没。罗曼罗兰曾说过,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想霍尔顿就是那个敢于表达对这个世界的不满,他努力过,感受过成年世界的虚伪,他要去做这样一个守护者,守护麦田里存在的那一丝真诚,自己然后按部就班地长大,按部就班的十年寒窗,步入社会,就这样青春的岁月化作丰富的经历。
一个社会中如果想要活得好,要学会自恰而当你不能自洽时,应当去以行动来改变他,而非言词抱怨,愤世嫉俗,去做一些不可控的决定,如果将这本书的主人公作为反面角色来看,我对这本书的评价还会提高一些,因为它确实做到了。但是它的逻辑叙事还算清晰,人物的特点还是很鲜明的,小说前半部分是霍尔顿在骂骂咧咧,什么都讨厌;阿克力不刷牙不洗澡,随便剪指甲,并且左碎嘴;那个室友呢斯特拉斯特拉雷德,外表光鲜,其实刮胡刀都生了锈,还有身边的虚伪势利,但是它的很多细节都透露了霍尔顿的善良,霍尔顿会特意喊上一个人在宿舍的阿克力一起出门吃汉堡,记一下简谱把所有的棋排在后边,还有在简的爸爸的家暴等等在宿舍流血之后离开……
这个转折点加剧了他的孤独,没有人听他说话,只有菲比会认认真真听他说完,不管菲比能不能听得懂,没有人在意公园里结冰的湖上那些鸭子在冬天去了哪里,从霍尔顿出现开始,他走到公园想看鸭子,送给菲比的唱片摔碎再走,回家看菲比,跟菲比聊天这些情节,我的眼泪就没停过,跟菲比的对话气氛其实并不低,但就是让人忍不住难过,他说出他的愿望,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我希望他真的能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