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果然又让我体验了一下盛夏的感觉,中午温度一度达到了33摄氏度了。今天带着儿子媳妇儿回老家,回去的路上为了体验一路的金桂飘香,媳妇儿特意将车来得很慢,前后的玻璃都放下去了,窗外带着酷热的秋风夹杂着桂花、稻谷的香味穿过车内,穿过我们鼻尖。虽然热,但我们没有要关上窗户打开空调的意思,就这样一路开回了老家。
老家门口是一块块稻田,这时候的稻子还没有变成金黄色,一眼望去还是绿黄色的,绿色正在慢慢淡去,黄色渐渐凸显。每一颗稻子都被一撮撮饱满的稻穗压弯了腰。在田边的一头有一颗柿子树,树上结满了红通通的柿子,很是招人喜欢,有个别熟透了的已经被枝头的几只叽叽喳喳的白头翁给捷足先登了。
现在稻子还没到收割的时候,前段时间刚收完了花生,所以这段时间正是难得清闲的几天。
回老家也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因为平时的工作和孩子的学习都是在城市里,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来。
不过这次回来除了团聚还有个生活小知识的任务。老师让孩子们认识身边的测量重量的工具。
平日生活中的秤,说称一下这个多重,其实就是书本中说的物体的质量。孩子在学校里只学了g和Kg,而生活中只有斤和公斤。
而老家正好有一杆秤,秤杆有半米长,一头细一点,一头粗些,细的那头有4cm左右的长度,用铜皮包裹着;粗的那头上端有两个吊拉绳环,下端是一个秤钩。另外还配了一个实心的铁秤砣和儿子的拳头差不多大。
今天的任务就是教会孩子怎么用这杆秤。说实话,这秤我也不会用。不得已,请来了孩子的奶奶给讲讲怎么用。
说到这把秤,可有些年头了,打我记事时就已经有了。
那时母亲用来做点小生意。在那困难岁月里,父母都下岗了,为了生活,只有做点卖水果的小生意,那时候交通不便,家里唯一的一辆交通工具就是那辆二八大杠的自行车。父亲用它骑车30公里去县城最大的批发市场,然后把车上装得再也装不下一个水果了,才绑好回家。因为去一次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可是水果却并不是很好卖,时间长了,有些水果就开始烂,更加没人要了。父母愁得不行,而我那时却挺开心。小时候的我嘴巴特别馋,家里又没啥吃的,吃肉都要赶上逢年过节才有,所以逢年过节的肉就显得特别香。不像现在想吃啥就买,反而没有味道了。而我早就眼馋那些水果了。可是那些是卖钱的,父母会挑出品相不好的给我吃。现在这么多卖不出去了,我自然是可以随便吃了。
反正那段时间对我来说是快乐的,还练就一项削水果的“绝技”,就是用水果刀削苹果,从入刀到出刀苹果皮都不断,而且时间还很快。为这那时候还暗自得意了好久。现在体会到那时生活的苦难都是父母默默地抗下的。
有了母亲的帮助很快就明白了秤怎么用,说起来也挺简单的。就是用秤钩勾住要称的物体,然后秤杆包裹铜皮的那头套上秤砣。粗的那端有两个吊挂绳,先拉靠细的那一端的绳子,将物体腾空,不要接触四周的东西。然后另一端移动秤砣直到秤杆平衡了就好了。这个时候看一下侧面秤杆上的刻字。指在1上,那些时候就是1公斤,就是1000g或者1Kg。称量完毕。
很快儿子也学会看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了秤的原理,就是要让秤杆平衡,物体才能测量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