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上武侠时,我正读初中。
我已记不清班级里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是谁从哥哥姐姐的旧书箱里翻出带到学校的,只记得那是两本极度破旧残缺的书——它比正常的书本要小一圈,皱巴巴的书页已然泛黄,上面留着斑斑驳驳的印记,大概被雨水浸湿过,书前书后已经被撕得七零八落,所以也无从知晓书名和作者,甚至因为少了最后几页,我们都无法得知主人公的最后结局。但里面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却多年来在我心中始终鲜活,也带我走进了一个快意恩仇的江湖。
从此,每一个深夜都让人难眠——闭了眼,就是天高水远的江湖,是提剑饮酒的英雄,是一袭红衣的美人,是悬崖竹林,是阑珊酒馆,而自己就是那个天下无敌的女侠,手握残阳沥血剑,心有冷月凝霜刀,独立山巅,衣袂飘飘,于风云变幻间嫣然一笑,飞花摘叶,伤人于无形。在那个年少时的英雄梦里,我们轻裘长剑、烈马狂歌,我们忠肝义胆、铁骨柔情,我们路见不平便可拔刀相助,精忠报国便愿碎首黄尘。
江湖,成了我终日的牵挂:陪着小龙女在绝情谷苦苦等待,看着李慕白和玉娇龙的竹林大战,与郭襄一起迷失在风陵渡口杨大哥的铁骨柔情里……读阿朱之死,眼前便如大厦倾覆,要恸哭一场;读令狐冲大战天下英雄,心中便如沸腾之水,不由神经紧张;读楚留香与胡铁马畅谈宵歌,便拍案叫绝,恨不能与之同醉……
如此,整个少年时代,我都痴迷着武侠,沉浸在刀光剑影的江湖里。在那座贫瘠的大山深处,在那个读物匮乏的年代,精神的家园时时荒芜,武侠小说不仅填满了我们这些大山里孩子的梦,也分明地引导着我们的精神。在我们还不懂什么是天下苍生时,已在武侠里见证了郭靖的家国情怀;还不懂什么是仁义礼智时,已为令狐冲的江湖道义所动容。武侠,教会了我们“千金一诺”,教会了我们“临危不惧”,也教会了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其中所有的君子之道、侠义之心都在少不更事的心中发芽开花,茂盛的藤蔓蔓延到多年后那个青年的胸腔前。
岁月如梭,多年之后,我们已不是此间少年,我们不得不扔下任盈盈违背世俗的爱情,抛却韦小宝玩世不恭的轻佻,做回那个柴米油盐的世俗人,原来,我们不是那个盖世英雄,而是那个深夜酒馆中的店小二。那个仗剑天涯的梦,那些豪情壮志的话,渐渐在岁月里蒙尘,我们怅然若失地驻足在昔日的江湖,又无可奈何地渐渐远行而去。
然而,古龙先生曾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们失去了曾经的江湖,却融入了另一个江湖——充斥着爱恨情仇、尔虞我诈、雄心壮志、苟且偷生……仔细想想,这江湖又何曾变过呢?变了的是我们的心。所以,我们还要有自己的英雄梦,还要怀着一颗侠客心,行走于现实的江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