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2018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了,这一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理想中的生活图景越来越清晰,脚步越来越坚定。
我的本职工作是一个国企职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未结婚前,我就曾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理想生活,这六大点,到现在仍然没有变,一直在为之努力:
一份稳定的工作(解决温饱问题)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良好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能量和幸福感的基石)
一份自己喜欢的第二职业(斜杠妈妈)
一个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彼此赋能的圈子(圈子很重要,尤其在当下这样焦虑功利的环境下)
一种喜欢且长期坚持的运动(瑜伽于我,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态度)
一份喜欢且长期坚持的公益项目(给心灵留一片净土)
当我再次写下这些目标时,我竟暗暗欣喜——这六大板块都已经初具雏形,这几年的各种折腾,并没有偏离方向,而其中的第二、第三和第四项,就是从遇到“如何说”长沙讲师协会的老师们开始。感恩遇见,感恩生命中出现的那些可爱的人。
第一次与殷姿老师结缘,是在一次《天啊!错啦!》的成人悦读会上,当时的我,因为是意外当上妈妈,身体和心理都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准备,所以产后抑郁很长时间,时常感觉自己的生活,因为孩子的到来全部打乱,不只何时是头,经常默默哭泣;
因为与婆婆育儿理念不一致,经常发生矛盾;看了很多育儿的文章和书籍,却还是经常感到焦虑和无助;总想努力做好一切,平衡好一切,却总像拳头打在棉花上,使不上劲。
殷老师的那场成人悦读会,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知道了并不是只有我一个焦虑的妈妈,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实家家都有一个难搞定的娃;
也知道了自己的很多观念需要改变,走出来,才看到自己的狭隘;更知道了父母这个职业是需要持证上岗的,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内心迫不及待的想要靠近这群人,希望自己也能是这个圈子里的一员。
从那以后,我紧紧跟随着殷姿老师的步伐,开始亲子阅读,一读就是3年多;
学习“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系列课程,从简单的阅读书籍,到后来直接参加讲师培训,成为一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国际认证讲师;
了解华德福教育,从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小啾啾(殷姿老师的孩子)爬树玩泥巴,到现在每天看自己的两个孩子在华德福的幼儿园爬树玩泥巴;
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从一直为了向父母向他人证明自己有多优秀,倒腾保险,微商,各种折腾,到现在认清真实的自己是谁,认清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学着只为自己而活,不再为他人而活.....
这一切的境遇和变化,几行字可能就说完了,但是于我,却是自我成长的一大步,这期间遇到了多少苦难和艰辛,浪费了多少时间和金钱,只有自己最清楚。但是还好,当年一地鸡毛的生活,因为遇见这群人有了全新的变化。
2018年3月,我们几个志同道合的讲师,共同成立了“如何说”长沙讲师协会,一年不到的时间,我们一起开展了近50场的线下公益课;管理了近1000人的父母学习群;
共同研发了“说出感受”、“描述性赞赏”父母精进打卡训练营、30天实现不吼不叫情绪管理课程、“如何说”一日工作坊、“每日如何说”......细细数来,我们几个人竟然完成了这么多事情,我也在践行的过程中确立了自己的细分领域——儿童性教育。
这是一群怎样的人呢?
殷姿老师,还记得上次聚会,我挽着她的手说,没想到当年像崇拜明星一样坐在台下看着你,如今竟成为你并肩作战的伙伴。“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认证讲师、正面管教讲师、游戏力育儿讲师、亲子阅读指导师、华德福幼教资质......太多的头衔,就像一个宝库、一只领头羊,一个引路人,带着我们平静而坚定的前行。
傅聪老师,一个人40岁会是怎样的状态?看到你就能看到平静和优雅,一个每天用书来滋养的人,总有她独特的气质,你的课程就像你这个人一样,让人如沐春风,回味无穷。每当我焦虑迷茫的时候,你的状态,就是我最好的良药。
冷景湘老师,协会唯一的一名男性,从容而智慧。总能从男性的角度企业管理者的角度给出很多独特而睿智的见解。是你,教会了我每周要有一个晚上或者一天时间的“二人世界”;是你,影响我不吝啬对另一半的赞赏;是你,让我家的爸爸也受感染,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育儿中来。
李倩倩老师,一个坚强、智慧而且充满大爱的单亲妈妈,从来不曾想过,一个单亲妈妈的生活将是怎样的状况,尽管给了她一幅不好的牌,但她从来没有向生活低头,一直经营着充满爱心的事业,无论是特教老师还是亲子沟通讲师,她都注入了满满的热情和能量。
龚明老师,一个从未停止自我成长脚步的幼教老师,从开办自己的幼儿园到进入国际幼儿园,40多岁开始学习英语,积极迎接挑战和变化;她自在且诗意的生活方式,更是我所追求和学习的,阅读、写作、种花、远足......我们总被生活牵着走,总忘记好好关照自己。
是她们,让我找到了自己喜欢且想要长期坚持下去的第二职业——亲子沟通讲师+儿童性教育职业推广人,一个二胎妈妈的斜杠人生,正在一点点的成形。
是她们,让我懂得了该如何更好的处理家庭关系,从经常在老公面前哼哼要和公婆分开住,到现在“离不开”公婆,这不是一种认怂,而是另一种接纳和成长;
是她们,我拥有了全新的育儿理念,懂得如何慢下来,放下来,道理听了一大堆,书籍看了一大摞,但从知道到做到,每一为父母都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老公常常开玩笑,以前家里有保姆阿姨、有老人帮忙,带一个孩子都鸡飞狗跳,现在没有保姆,老人也只能偶尔帮个忙,同时带两个孩子也还能母慈子孝,和谐快乐;
最重要的是,是她们,让我拥有了一个充满能量的圈子,在这样一个焦虑功利的环境下,这样一个圈子就像一股清流,更像一个能量场,当你在生活和育儿中遇到了难题和困难,总会有她们给力信心和力量。
我们经常跟家长说,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环境,我们要努力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环境,而我们自己呢?同样也需要这样一个环境,一个圈子,能够随时给予专业的指导,相互感染,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成长。
前阵子我忍不住在第三期“橙色犀牛践行群”中,向协会的老师们表白,一起共同这份事业,收获最大的从来不是金钱,而是这样一群人,都说混圈子混圈子,我曾无数次的窃喜,自己混得这个圈子很值当,它的价值远远的超过的金钱。
今天不是感恩节,但仍然想认真的给亲爱的伙伴们说声:“感谢!”只有经历过混乱,才能懂得此刻的宁静有多么难得,愿我们越走越远,越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