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学篇】第七章:人家的孩子

【小学篇】第七章:人家的孩子

作者: 登徒子WY | 来源:发表于2021-06-19 15:32 被阅读0次

    虚荣心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状态。用心理学来解释,虚荣心就是自尊心扭曲后所产生的,是自尊心太强的表现。其反映在行为方面,主要是盲目攀比、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自我表现欲太强、有强烈的嫉妒心等等。其中又以盲目攀比为甚,所谓人比人气死人。人类所有的嫉妒心理和与此相关的负面情绪皆是由攀比引起的。特别是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基本上都在和别人比:小时候比分数,长大了比学历,工作了比薪水,有家庭了还要比孩子……但是比来比去,很少有人会察觉,真正比不过的人恰恰就是自己。

    一个人虚荣心太强往往害到的只是自己。但是这个世界上恰好有一种虚荣心,不仅会伤害到自己还会伤害到别人,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虚荣心。

    中国的父母大多都对自己的孩子怀有着殷切的期望,这种期望会伴随着孩子从幼年到童年再到成年。而在此过程中,往往是有希望与失望并存,痛苦和欢乐同在。特别是在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对比的时候,这种复杂的情绪就会充分暴露出来。将不同的孩子做对比,本质上就是父母自身的虚荣心在作祟。因为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优秀。但是,无论再怎么对比最终的结果也只有两个:要么是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优秀,要么是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优秀。而现实生活中又往往以后者居多,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没有哪一个孩子是能堪称最优秀的。

    对于自己的孩子比别人优秀的情况,父母们往往会出现两种不同情况的反映。第一是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向别人夸赞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优秀,这其实就是在过分地炫耀自己的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从小养成一种骄傲自满的心态。且抛开这一层面不说,父母的这种做法本身也很不妥。因为你在向别人夸耀自己孩子的同时你,就是在变相的打其他父母的脸。更过分的是,有少数父母在向别人夸赞自己孩子的同时,还会不停地对人家的孩子“说三道四”。可以说这类父母的嘴脸是极其丑陋的。第二种情况是,当别人不停地夸赞自己的孩子时(孩子也在场),被夸赞的孩子的父母们会表现得十分谦虚,但是谦虚的同时其内心的自豪感往往会溢于外表,很容易被旁人包括小孩子捕捉到。家长之间客套地谦虚自不必说,但是当被夸奖的孩子捕捉到自己父母的这种感情,也很容易滋生出骄傲自满的心态。如果孩子在被别人夸奖后还会得到自己父母的奖励,那就更不用说了。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道理再浅显不过了。父母之间拿孩子做对比,比的最多的无非就是成绩。但是一个孩子此时分数的高低,远远无法决定他以后的未来。分数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在如今这个社会上,小时候成绩不好但长大了成就非凡的大有人在;小时候成绩好但长大了成就一般的人也不少,这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情况,许多父母往往会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夸赞别人的孩子,同时不停地数落自己的孩子;也有的父母当着别人的面不说,回到家或者私底下也会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做对比,然后指责自己的孩子这样不行那样不行。这对于孩子来说伤害是非常巨大的,主要可以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加剧父母与孩子的矛盾。每个人都有自尊,总是通过对比来苛责自己的孩子,肯定会伤害到后者的自尊心。由此又会造成父母与孩子之间距离的疏远,这对于教育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第二,容易让孩子产生负面的自我暗示心理。从心理学上讲,自我暗示就是通过自己的主观想象,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并认定两者间必然会存在着某种连结或发生的关系,以此来激励自己不断通过行动来改变现实以达到自己理想的心理。通俗来讲,就是我们人在制定理想和目标时,就已经在进行“我能行”的心理暗示了。有时候这种心理暗示的力量是很强大的,甚至可以说它是意志力产生的源泉。自我暗示分为积极的暗示和消极的暗示。当你认为你能行时其实最后不一定能行,但当你认定你不行了,那最后一定是不行的。本来一个有信心的人,在频繁遭到别人的否定后,也有可能会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我们大多数父母总是打击孩子,甚至不惜在大庭广众中挖苦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内心也会觉得自己不行,这就产生了负面的心理暗示。如果不予以重视,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孩子变得自卑。

    然而现实中大部分父母对这个问题却不自知,总以为打击孩子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孩子。这其实还是一种观念病。我们甚至可以换位思考,如果孩子也可以拿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比,然后不停地挖苦自己的父母,那么父母们会怎么想?所以有时候我们只是缺少思考问题的角度罢了。

    我们总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是没错的。因为小孩子往往具有着超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他们从有意识开始,就能够对身边的人或事物进行简单的模仿。而孩子所能模仿得最多的对象,就是其父母。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孩子的诸多行为习惯,很大一定程度都是来自于父母。因此,我以为作为父母,首先应当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是不是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其次要时常与孩子沟通,逐渐走进他们的内心。而不是一出了问题就全部怪罪给孩子,却从来不会反省自己的问题。

    教育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孩子与父母之间会相互影响。大自然给了我们每个人能够为人父母的机会,但却并没有、也不能教会我们怎么样才能做一位合格的父母。殊不知作为父母教育子女,同样是需要学习的,因为教育往大了说也是一门学问。如果国家也出台类似于考驾照的父母教育水平检测,那么将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父母不合格。这是值得深思的。

    2019年9月29日于中南大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篇】第七章:人家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gg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