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初是我在一个公众号中发现的一家神奇的店,它其中一个活动叫 “听.说”。每周三夜晚,有一群陌生人围坐在一起,倾听与诉说。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思考与疑惑,然后大家都可以发表意见,除去人身攻击,一切都被欢迎。很吸引我的文案和理念,立刻参加了最近的一次活动。所以,你猜我遇见了谁,说了什么呢?
店面我遇见了喜欢的公众号的运营者,刚毕业的女孩,等待机会的未来老板,销售,曾经的心理咨询师,美丽的律师,爱赚钱的小姐姐,法官,和新晋的插花师。大家表示欢迎我这个新朋友,让我先提出自己的问题。我问:“当你在看文学作品的时候在看些什么?”,因为我发现我理解不了一些角色的悲伤,觉得自己冷漠。而后来又引申出了“同理心”和“说话伤人不自知”。
或许你能将他们的回答和身份对上号呢。有一部分人说,为了满足自己的专业需求,看书看背后的逻辑。小说变得可视化,而专业书就变成思维导图了。十几页的报告也许就是十二个字。在看闲书时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情绪波动了,遇到契合的观点自然一拍即合,合不拢的就当做是一种消遣。一个说自己看书功利的小姐姐因为想和一个才气十足的男孩子聊天,两周看完金庸;因为办公室有人闲聊《三国演义》中谁最帅,她就买回来看。然后现场就开始论英雄。有人说他只看小说,看书就能让他去经历不同的生活,代入感很强,抽出地也很及时,和看电影真的十分相似。有人喜欢看论文,看各种发展史,她说论文是精简浓缩的观点,更加能带来灵感。也有人说,就是看小说没有感觉,所以很少看,并且真的看不下去外国文学。律师不看福尔摩斯和名侦探柯蓝,法官大人喜欢看有真实感的漫画,也许在找寻着什么。也有人说,就是从书里看自己。你不会怎么样怎么样做是因为你根本就不会成为书中那个他。
同理心,但永远做不到的感同身受。有的人通过自己做的事情,形成了换位思考这样一个习惯。但有的人为什么看不到别人呢?因为自我太大了,膨胀。也许是因为真实的自己太小,想装得强大;也许是自己真的强大,活得横冲直撞。一心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就忘记了在未选择的别人的路上也有精彩。缩小自己,别人就进来了。一直想自己想不通,就去见天地,见众生吧。提出这样的疑问的时候,也许你只是被生活轻轻地拍打了一下,不舒服但不打紧,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也许你会一直膨胀下去,也就是一直舒服着,也未尝不好;也许你会撞了南墙,然后就顿悟;亦或许南墙一直撞到南极。长大的人,越是会说怎么舒服怎么来,事情都有节点。
说话这件事,就是那句常听到的“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怕错,就索性不说好了,给回答,是最保险的方式。想想说还是不说的,那就干脆不说了,做事就行。
我们还讨论了社会是规则优先,还是诚信优先。为什么法律规定超出一定利率的高利贷部分不受法律保护,这样做,不是有违契约精神的吗?校园裸贷事件频发,为什么不去惩罚学生?用如此多资源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应不应该有判断力,不去做这样的事情?当我用书上的知识去质疑合约中意愿的有效性,即借钱的人也许意识不到可能的后果。美丽说:“不是意识不到,是已经开始想扯皮了。”讨论了很多,也有很多例子,很有深度,我不完全懂。最后剖析出来的一点,我是很认同的,平衡。
还有网络上一个中国男人与多个女子生子,他还在微博上发和一个日本男人在乡下与两个女人安安稳稳过日子。被网络爆出后,网友批评声音四起。为什么人们支持同性恋,说每个人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而对于这件事情却双标了。其中不乏媒体为了获取流量而有的刻意报道,人们的批评声音或许是他们与大众不同,为了批评而批评。这些人的行为影响到了什么吗?在参与者都愿意的角度下,又怎么批判呢?这两种行为并不是男权社会的体现,因为他们的男女都是平等的。
还有一些生活哲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声音大的孩子有奶吃”,在大家所描述的社会中,他们有着想通的感受,而我却只在象牙塔的天真畅想。他们说我该去社会看看了。
这是一场看起来很文艺,但是却没有一切矫揉造作与鸡汤的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