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笔记|我们和他们

学习笔记|我们和他们

作者: Yolanda007 | 来源:发表于2017-11-27 08:49 被阅读0次

    本周何帆老师专栏主题是—我们和他们,进入到认识他人的探讨。现就本周学习内容,结合我自己的理解进行梳理。

    一、“我们”和“他们”的界限是模糊的,但误判结果可能就是毁灭性的

    “我们”和“他们”是经常用来区别不同类型的人,甚至是用来分辨敌我双方。这两者之间没有客观评判标准,更多的是人们主观的臆断。区分“我们”和“他们”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据此使用XYZ模型(看到一个人有特征X,就认为他或她是类型Y的人,那么就判断该人会做出类似Z的事情)去推断别人的行为,就可能会犯错严重的误判。

    比如,有些单位招聘会要求应聘者是985或211毕业,并倾向于认为这类人素质更好能力更强,在他们眼里应聘者就被分为了两类人。第一类人因为毕业于985或211,那么就认为能力更强,由此推断可以胜任工作。第二类人则相反。这就会出现漏掉了一些非985或211院校毕业,但能力符合标准的人。当然这种判断也不一定都会该来不好的结果,也要考虑到这是企业缩小筛选范围的一种手段。带来的影响也是小范围事件。

    但如果是分清敌我的层面,那就会是很沉重的话题,涉及生死攸关的事情。比如专栏中举的一个例子,曾发生在柬埔寨的大屠杀,判断的标准是是否带眼睛,带眼睛肯定是读过书的,读过书的肯定不是好人,那就是政治异己,其心必异,该杀。想想这个逻辑真是不可思议啊,可事实上人类历史上这种悲剧并不少。

    “我们”和“他们”常见和常用的两个词,针对各种事情,当事人也都可以基于自己的主观判断做出归类。对于个人来说,误判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带来重大影响。但对于由众多个体组成的集体来说,误判造成的影响就会指数级放大,有时候甚至涉及生死存亡。

    二、“我们”和“他们”的差距并没想象中的那么大,不同情境下可以相互转化

    人作为群居动物,为了形成内部凝聚力,会刻意放大“我们”和“他们”的差距,对内团结,对外仇视。然而,相互仇视的双方,会在每个瞬间达成利益的暂时一致,从而形成和解。这就说明了,人的行为以及已存的分类,很多情况下都会受到情境的影响。

    比如,一个公司有两个销售团队,平时两个团队会为了业绩展开激烈的竞争,甚至相互挖客户,形成了对立竞争的局面。但若是出现公司法人及管理层突然集体失联,并且欠薪,这个时候原本对立的两个团队,就会为了共同的利益聚在一起,谋划对策,不分彼此了。

    可见“我们”和“他们”是一时一境的产物,对其判断离不开具体的情境。

    引申到我们对单个人行为的判断,对于人性本善,人性本恶,自古以来并无定论。这也是考虑到情境的问题,在筹码足够大,诱惑足够深,此时好人就有可能会转化为坏人。人的行为,往往不是由本性决定的,常常会受到情境的深刻影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笔记|我们和他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kl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