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听有书睡前计划的时候,听到一个新的名词“多元无知效应”。到底什么是多元无知效应呢?
大家都知道前段时间的重庆公交车坠江案闹的沸沸扬扬,刚开始的时候有人说是女司机逆行开车导致的,于是网上的言论一边倒的偏向女司机,说女司机开车就是不行。当有人爆出行车记录仪的视频显示:女司机是正常行驶,是公交车突然偏离方向才导致这个悲剧,这时候公众又开始对女司机道歉,同时又在猜测是不是公交车司机出了什么问题。最后,当坠江公交车打捞上岸,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的时候,大家终于知道原来是由于女乘客和公交车司机争执才导致的这场悲剧。
但是,为什么车子上有十几个人,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出来阻止乘客与司机之前的争执呢?这仿佛就像看到了鲁迅笔下的那一个个伸长脖子的看客。
这正是多元无知效应。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中就曾说过,人们在局面模糊不清的时候,往往不是主动做些什么,而是倾向于观察别人在做什么。由于这些“看客”们互不了解,而且人数众多,这时候人人都想着其他人会帮忙,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帮忙。
又是什么导致了多元无知效应呢?大家都在观察别人怎么做而决定自己怎么做,这其实是一种从众效应导致的。就比如说你上淘宝买东西的时候,你会选择一个0评价的商品呢?还是选择一个有着几千条好评的商品呢?估计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一个有着几千条好评的商品吧。正是这样的从众效应导致了我们的多元无知效应。
那么,当我们自己遇到了这样的多元无知效应该怎么办呢?比如我们摔倒了需要人帮忙,但是旁边的人不是行色匆匆的路过,就是在偶尔回头看几眼,这个时候我们怎样做才能帮到自己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人群中找到一个具体的人,看起来很面善也可以帮助我们的人,然后直接说出他的特征并且求得帮助。
比如:“您好,这位戴眼镜的先生,可以帮个忙吗?”。这样得到帮助的几率就会比较大。
在生活中我们不免会遇到这样的多元无知效应,当它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怎样去应对它、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当我们也是旁观者的时候,也要站在当事人的心里想一想,怎样用正确的方法来处理才可以顺利的化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