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的婆媳之道
运来深爱着麦子,相处一段时间后,麦子被他的真诚感动,答应了他再次求婚的请求。
运来第一次带麦子回家,到家后麦子很惊讶,家里的确一贫如洗。只有三间普通的堂屋和两间简陋的东屋,堂屋已有十年的历史,东屋则是14年。
运来妈妈看到儿子带来一位青春靓丽、优雅多姿的姑娘,高兴得合不拢嘴,内心深处希望麦子能尽快成为她的儿媳妇。
过了几天,运来妈想了一个主意。她让运来告诉麦子,村里将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田地调整,每十年才进行一次,运来和麦子只有在两个月内结婚才能赶上这次机会。
麦子想要了土地也是送给运来的哥哥,所以对于土地的分配她并不在意。
但之后的日子里,运来妈妈总是一次次的让麦子回家,说是想她了,接着劝她快些结婚,说自己一天不见麦子就会想她。这种情况下,麦子只好答应运来,尽快举办婚礼。
婆婆和麦子商量,说他们结了婚住在堂屋吧,东屋太旧了。麦子拒绝了婆婆的提议,她认为公婆应该住堂屋,因为这更符合传统,她和运来年轻,住两间旧东屋就足够了。
麦子身边的姐妹大都收到了两三万元的彩礼,但她决定不要运来一分钱。因为麦子知道婆婆家很穷,她觉得婆婆至少应该送一些棉花吧,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风俗。但婆婆则以家里穷为由,没有给予回应。
婆婆建议不举办婚礼,因为人多事杂,花费高昂。麦子认为,只要运来爱她,不举办婚礼也没关系。
麦子觉得既然答应了运来的求婚,就应该一生相守,不应难为运来,虽说没有收到彩礼,只要和运来相爱,物质的东西并不重要。就这样麦子和运来简简单单地举行了婚礼。
说是简单,其实就是运来花了一百元租了一辆面包车,把麦子从娘家接回到婆家,然后,婆婆全家吃了一顿饭,如此而已。
麦子考虑到运来的工资很低,就拿出了自己攒下的1万块钱交给他。她认为这笔钱可以作为他们两个以后的日常花销。
运来欣赏麦子的懂事,于是高兴地告诉了母亲。有一天婆婆给麦子说东屋太旧需要重新翻盖,但家里没有钱,让她想想办法。婆婆找麦子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叫她把给运来的那1万块钱拿出来,用于翻修房子。
麦子知道运来结婚前攒下的几千元工资也在婆婆手里,自己不要他们家的彩礼,运来的钱她也没有要,婆婆家翻盖房子怎么还会给自己张口呢。
但麦子觉得婆婆毕竟是运来的母亲,最终还是答应拿出一万元。于是,她拿出那笔钱,帮助公婆翻盖了东屋。
然而,有一天麦子的一个嫂子对她说,婆婆原本说要去医院看病,可是盖完房子后就不提这件事了。麦子明白嫂子的意思是,公婆把钱拿来翻盖东屋,所以才不去看病。
麦子听完嫂子的话,胸口闷得喘不过气来,但她最终还是忍住了,没有说话。毕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盒玫瑰,需要细心呵护。
话说回来,麦子的嫂子也说得有道理。她怎么会想到一个新媳妇不仅不要婆婆家里的一分钱,还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婆婆盖房子呢?只有傻瓜才会这么做吧。
麦子也觉得自己可能有些傻。但是,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只会帮助别人,而不会索取别人的帮助。
房子修建好后,婆婆向麦子表示,还需要500元工钱。虽然麦子认为婆婆在利用她的善良,但仍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这笔钱。
后来,麦子才知道婆婆对其他几个儿媳并不像对她这样。公婆为其他儿媳办了婚礼,并且提供了所有的彩礼。而她一直被婆婆所利用。婆婆在其他儿媳面前不是强势的人,但由于麦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迁就婆婆,婆婆的个性变得比较强势了。
因此,麦子在日记本中记录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婆婆永远是对的”,第二句是“麦子如果感觉委屈,请参考第一条”。
很简单,麦子无条件地让着婆婆,
接着,麦子又记下两句话。第三句:麦子永远是对的。第四句:如果老公感觉委屈,请参考第三句。
后面的两句话是麦子自我调侃的法宝,也是她一再让着婆婆的精神支柱。
运来是老师,麦子觉得,让他保持愉悦的心情,不为家里的事情影响工作才是最重要的。麦子认为自己忍受一些委屈没有什么,家里面必须要有一个人做出让步才对。她愿意为运来付出,毕竟运来才是自己一辈子的伴侣。
在运来和麦子的家庭中,婆婆对麦子的不友善,麦子知道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无法健康成长。因此,她决定告诉运来自己的想法,不想因为自己的生活而让婆婆不开心。她决定出去租房子,让公公婆婆住在他们的家里。
运来了解母亲的想法,也知道媳妇对待婆婆的态度,尤其是对于像麦子这样性格柔和的人。在这样的家庭中,麦子注定会受到很多委屈。因此,运来尊重麦子的想法,把家让给了公婆住。他们的小家庭变得漂泊不定,直到运来单位分房,才算有了自己的小房子。
麦子对运来的工作给予支持和鼓励,运来在教学工作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所教的学生不仅成绩优异,而且性格都很开朗。
每个家庭都有难以处理的问题,麦子只需全心全意地支持和服务运来,让运来全身心的工作,不拖运来的后腿,成为他前进的加油站。麦子知道让老人心里舒畅,让家里和谐相处,就是家庭的根基。
所以她无条件地接纳婆婆,但与婆婆保持一定的生活距离,从未与婆婆吵架。婆婆开心,运来也感到快乐,把这些正能量传递给学校的孩子们,正是麦子想要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