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血缘上的近亲踏上了天国的阶梯。众多亲友经验又有序地纷纷朝去。
这时节的雨,似不能触发古今诗人的灵感而少有诗篇。虽无平仄押韵的诗行相伴,它却恰到好处地不约而至。
天若有情天亦老。老泪纵横的天,对生命一视同仁,又像是提前为靖节的屈子缅怀。这场灰扑扑的雨拉开了悼念的序章。
三舅比父亲幸运。向死途中,他早如初洗婴儿,将生物意识提前交还。几乎所有的人他都不认识了,这世间烙上他印记的贪嗔痴念,化做了亲人在侧的不断提示:“你看看这是哪个?”
他神似而形不似婴儿的双眼立定,极力辨认。着急的秒针替他跑了一圈又一圈,也没能助他的记忆再一次起飞。而父亲走之前却还能清晰地埋怨抢救室的医生令他衣衫不整,含混不清的口辞露出了嫌弃:“我、要、回家。”
一个是寿终正寝,一个是意犹未尽。更多的将是前赴后继。排名不分先后。
这并不拥挤的天国的路,殊途而同归。
虽还没有到达面对死亡波澜不惊的从容,但死亡不再令我恐惧。这是离世的父亲给我上的最后一节大课。甚至有时会平静地设想,自己将怎样地死去。或失去。
从来没有的获得,就谈不上真正失去,所以放弃起来比较容易:比如并不对等的爱情,比如并未到手的财富。所以,人手一份的生命,尤为弥足珍贵,令古人痴迷长生术的锤炼,今人又变着花样地折腾,无不是在抗拒举头三尺的庄严宣判:你的使用期限已到!
生命使用期限的最后两年,父亲迷上了贵州安化黑茶,据说是可以延年益寿。但谁又能说不是他亲手将自己的生命期限手动提了前?
欠巨债的叔爷叔娘,也就是父亲的亲弟弟弟媳,孤勇地去了黑茶之地安营扎寨,如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般,取回了搞钱的真经。财富之道开始部署,吹拉弹唱,巧舌如簧,扯虎皮做大旗。
太多的粉饰丝毫掩饰不住吃相的难看和狰狞,就为了那个目标。目标人群——是一群渴望寿命翻山越岭、渴望寿命比长城还长的中老年人。
有了亲兄弟的亲身示范和推心置腹,父亲如获至宝。他不仅速速掏钱,还主动为弟弟财富的金字塔添砖加瓦,他动员自己的亲家购买,于是那个憨直的大爷启动了自己的棺材本。
一举两得。在父亲看来,一则帮助了自己的弟弟积累财富,另一则,也是最重要的,延年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有了实实在在的载体,并被他牢牢抓在了手里。
父亲将偷偷买回的延年益寿藏在了他信赖的地方,瞒着几个女儿,还有明察秋毫的老母。他对余下生命波澜壮阔的构想,寄托在了那一大口袋沉沉的被神话了的植物叶片上,他对自己的妹妹我的姑妈道出他的肺腑之言:我已经满了七十,还想满八十。
生命最可贵,一切皆可抛。正如那句醒世名言:除了生死,一切都是擦伤。于是,捍卫生命,匹夫责无旁贷。
人类对于生命长度的探索,如探月工程般孜孜以求并孜孜不倦。然而,有且只有的人手一份的生命,不论高低贵贱,也不分认知差异,均一视同仁。时间一到,就地正法。
古有神农华佗李时珍等,今有刘瑞恒裘法祖钟南山等,众多宅心仁厚的医者摸爬滚打,对人类的健康刨根问底。医疗手段干预生命的质量与长度,是人类最伟大的创举。于是“两手抓”不仅用在政治领域。我们一手抓汹涌而来的疾病,一手防患于未然地治未病。
人类齐心协力,绞尽脑汁,对于可用的素材搜肠刮肚物尽其用。于是,众多养生产物应运而生,从形而上的概念,到人人的实际可操作。比如,茶。
中国的茶文化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的秦朝时期。相传尝百草的神农发现了茶树,并尝试将茶叶煮水饮用,由此开创了茶的历史。
茶,益处多多有目共睹,怎样将茶叶的功效与暴利融合至水到渠成,这是利欲熏心者的日思夜想。于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再遭刮骨吸髓。
辨证铁律。一切并非多多益善。既有相得益彰,就有相生相克。研究表明,饮茶不当,弊利同行。
只是生命大于天,渴望高寿的人捕捉任何一种可能,愿打愿挨的姿态义正言辞。正如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有人选择顺其自然,而有的人则在追求生命长度的路上义无反顾。
……
不拥挤的路的尽头是天堂。
因为,那里没有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