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1-6章读后感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1-6章读后感

作者: huangdan | 来源:发表于2017-09-01 00:39 被阅读52次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1-6章读后感

        读完了1-6章,第1-3章最引人入胜。讲到了曾国藩一生的五次耻辱;还有他与左宗棠一生的恩怨纠葛;第三章讲的是曾国藩是如何“脱胎换骨”的。4-6章讲他的收入和支出。

        读完这些确实可以感受如作者所说的:"曾国藩在种种艰难面前的犹豫与坚定、拘执与圆通、笨拙与精明,更深入地分辨他的“天理”与“人欲”,更真切地领略他的人格和魅力。" 是的对许多人来说,曾国藩的主要意义证明了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在意志力的推动下,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曾国藩这辈子的五大耻辱和挫折是:

    一、秀才考试被考官公开批责

    二、“画图甚陋”遭同事讥笑

    三、批评皇帝与被“京师权贵唾骂”

    四、在长沙“打脱牙和血吞”

    五、曾国藩的江西之困

          其中最震撼我的是长沙“打脱牙和血吞” 。1852年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军、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11月清政府命令曾国藩办理团练。

          但清政府也并未给曾国藩实权,曾国藩作为朝廷派来的也招到了地方官的排挤,可能与曾国藩的性格也有关系,刚正不阿也不愿同流合污。就是因为他的人缘没有处理好,地方上的军饷救济也给得特别少,对于湖南团练的费用很有限。最后与湖南巡抚等当地官员发生冲突,直至他个人受到绿营军围攻。这是曾国藩出生以来,第一次遭遇真正的挫折。进秀才的艰难,比起这次挫辱来,完全不在同一个档次。堂堂副部级官员,差点让闹事的兵痞杀了,还没处讲理。这种难堪在整个大清朝的历史上也不多见。我们可以想象曾国藩是如何心血上冲,夜不能寐。

          经过几夜不眠的反思,曾国藩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好汉打脱牙和血。”他不再和长沙官场纠缠争辩,而是卷起铺盖,带着自己募来的湘军,前往僻静的衡阳。全省官员瞧不起我,我不争一日之短长。等到我在衡阳练成一支劲旅,打几个胜仗给你们看看,那时自会分出高下。这才是挽回面子的最好办。曾国藩离开长沙带领团练军去衡阳闭门练兵最终成立之后的湘军,曾国藩下定决心要以最终的成绩去让别人心服口服。

         

        同时要挽救这个国家,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赤地立新”,自己动手,练出一支崭新的有战斗力的队伍练兵。同时曾国藩首重给军队注入“良心”和“灵魂”。他在中国军事史上首先发明了“政治教育”。创立湘军之后,每逢三日、八日,他要把军队召集到操场上,进行政治动员。

          之后在组建湘军的重重困难之中,曾国藩不止一次想打退堂鼓。因为文人练兵,这在大清史上是头一遭。湘军从成立这一天起,在旧体制内就没有安身之处。它的最大敌人,不是太平军,而是旧体制。这种体制上的矛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没有军饷来源。但一想起长沙之辱,他便又鼓起了全部斗志。若没有长沙之辱的刺激,曾国藩不可能克服这五难,开创湘军。长沙之辱如同一根针扎在心里,让他时刻难以自安,终于苦苦支撑,惨淡经营,斩关夺隘,排除万难。真的是凤凰涅槃!大矛盾后的大觉醒大决心。

          吃尽了千辛万苦,曾国藩终于练成了一支一万七千人的队伍。咸丰四年四月的湘潭之战中,湘军水陆不足万人,与三万之众的太平军做殊死战,十战十捷,以少胜多,歼灭太平军万余人。这是太平军军兴以来,清军取得的唯一一次重大胜利。

          可以说,没有长沙之辱,就没有曾国藩后半生的功名事业。这一次挫而后奋的成功,给了曾国藩一次印象极深的自我教育更强化了他愈挫愈奋、百折不挠的性格特点。从这次经验中,曾国藩领悟到,对于有志者来说,挫辱是最大的动力,打击是最好的帮助。咬紧牙关,把挫辱活生生吞下,就成了滋养自己意志和决心的营养。这构成了曾国藩生命经验中最核心的部分。几十年后,他还在家书中教育儿子说:“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百端拂逆之时,亦只有逆来顺受之法。”“所谓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真处逆境之良法也。”

          看到胜利的这段文字,真的是太震撼、感动。觉得很多大决心大崛起都是因为遇到的磨难和没有退路,真是一次凤凰涅槃。遭遇的挫折也强化了他愈挫愈奋、百折不挠的性格。

          同时曾国藩的打掉牙和血吞,终于取得了胜利。他用自己的艰苦奋斗,成功地挽回了面子。

          另外印象比较深的是:讲曾国藩与左宗棠的一生纠葛。看了这些章节后更进一步了解了曾国藩,也更进一步了解到了左宗棠。没想左宗棠那样有才,也那样自傲、高己卑人。也看到曾国藩年轻时也如此过,后面自己一直理学的熏陶下在不断修炼自己,这是他与左最大区别。

           

        晚清时局激荡,他们两人的恩怨纠葛跨越几十年。曾国藩是科举正途出身,左宗棠屡试不第。左宗棠虽然没有从科举出身,不是说明他没有才能,恰恰相反,他学的却是经世致用之学。他早年也以诸葛亮自况,自称“今亮”。他才名远播,很多官员都倾力结交他。

            他们的不同还在于:曾国藩凡事都追求最扎实、最彻底,固然把风险降了最低,但也大大影响了效率。而左宗棠总是在寻找效率最高的途径,在适当的时候,他绝不害怕冒险。因此,两个人的军事思想经常发生冲突。左宗棠批评“涤相于兵机每苦钝滞”,确有七分道理。

          而左宗棠的风格是直来直往、果断、高己卑人,他的风格一开始可能很难为人所接受,但时间长了,大家必然会理解他、原谅他,而当大家接受了他的行事风格之后,那些复杂的事就变简单了,没有了那么多虚伪做作的环节,交往效率和办事效率反而大大提高。

          看到描绘左宗棠的“高己卑人”,我的感悟挺多,其实这个性格特征往往容易出现在有能力有才干才华的人身上。也许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自我中心”“高己卑人”的强大本能。这种本能,既能促人争强好胜、建功立业,也能使人自矜自大,甚至嫉贤妒能。

            但和左宗棠不同的是,曾国藩下过一段扎扎实实的克己之功,以理学为武器对自“天赋之性”进行过深刻的反省和系统的纠正。居京十多年里,曾国藩所做的最主要的事其实就是脱胎换骨,脱掉自己身上的“自我中心”“高己卑人”,换上“诚恕”之心、谦虚之道。

            其实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需要修炼的。

            还有剩余的几章待9月上旬读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1-6章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qh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