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洒热血赴前线(上)
——纪念父亲出川抗日80周年
文/王永滋 王牧滋
我们的父亲是抗战老兵,参加了七年的抗日战争,经历了第一、二、三次长沙会战,但没有打过一天内战。
今年是父亲出川抗日8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亲和那些为祖国英勇杀敌,流血牺牲的川军将士们。
川军乘船东下抗日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时任四川省主席的刘湘主动向蒋介石请缨,愿率军队出川抗日。在他的带领之下,四川先后组建了6个集团军,出川奔赴全国的多条抗日前线,英勇地与日寇作战,这些川军分别是:
第23集团军(刘湘自任总司令,下辖21、23两个军,是川军中装备最好的部队),于1937年初,从集结地万县乘船东下,先后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等战役。
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下辖41、45、47三个军),于1937年9月出川北上,首战山西。
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杨森,以杨森的第20军为基础,加上滇军58军和广西第4军合编而成)。1937年9月,20军从驻地贵阳,黔西北一带出发,沿黔湖公路奔赴上海松沪战场。后来又转战江西,参加了长沙会战。
第29集团军,1938年3月组建(总司令王瓒绪,下辖44、67两个军),出川后在长江北岸和大别山以南的湖北,安徽参战。
第30集团军,1938年4月组建(总司令王陵基,下辖72、78两个军),在重庆集结后乘船沿长江而下。在湘鄂赣三省参战,参加过武汉会战,南昌会战和长沙会战。
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前身为李家钰任军长的47军),1937年底由驻地西昌出发,出川后到达山西东南部,在长治,东阳关一带作战。
另外还有大家熟悉的《哈儿军长》中的原型,以范绍增为军长的第88军,1939年4月从合川出发,于9月1日抵达江西弋阳,参加对日作战(后来第88军编入第27集团军)。
我们的父亲就是这众多川军将士中的一员,隶属第30集团军第72军。
父亲王昌理,四川遂宁县拦江镇人,生于1902年,祖父(我们的曾祖父)王必亮是镇上的知名人士和书法家,写得一手好字,镇上庙宇、祠堂的金匾、对子不少都出自他的手笔,并有落名。另外,街上还有房产家业,算得上是大户人家。后来不幸一场大火将房产烧光,倾刻间我家由富变穷,甚至连家人居住的房屋都没有,只好在庙里安身。当时父亲三兄妹还小(父亲是老大)仅靠祖父耕种二亩多山地和祖母替人做针线活维持全家生计,日子过得很是清贫。
父亲从小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从小学起成绩都在前五名,总能争取奖学金免交学费。由于成绩好,小学毕业后又保送到遂宁县精益中学上初中,中学毕业后又被推荐至重庆宽仁医院学护士,后升为护士长。在这以后,父亲经人介绍认识了在同城代家巷淑德女子学校当教师的母亲,不久二人便结为伉俪。
结婚后,父亲工作更卖力了。由于他为人诚实,又刻苦努力,业务能力提高很快。院方见父亲勤奋好学,就派他到北京(时为北平)最好的协和医院去进修,期满回来后任医师,月薪也升至64块银元,收入算是比较高的了,一家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久父亲又被抽调到“南京公共卫生署"学校(相当于军校)学习半年,结业后调入"重庆行营“任上尉医官。
重庆行营旧址重庆行营全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又称蒋介石重庆行营),曾是蒋介石住过和办公的地方。它始建于1935年,蒋介石迁都重庆后,是国民政府抗战时期正面战场的军事指挥中心,同时还负责着新兵的征集、组织和向前线输送的工作。因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许多战略决策,作战方针,作战命令等都是在这里形成并颁发的。迁都初期蒋介石曾住在这里,并在里面办公。
“重庆行营”位于市中区凯旋路附近(现址为渝中区解放西路14号复旦中学内),2008年在清理民国档案时被确定为蒋介石曾经居住和办公的地方。2009年被列为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进行了保护性拆除,现已按原样修复,计划在将来作为展览馆对外开放(见照片)。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很快侵占了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大片国土,上海沦陷,南京沦陷,武汉沦陷!在长江上游的重庆只是由于川江河段狭窄,航道险恶,日寇才不敢贸然逆江而上攻打重庆。于是就用飞机轰炸,开始只是白天来,后来晚上也来。甚至一天几次进行轮番式轰炸,大量民房被炸毁,同胞伤亡惨重。
那时大哥王永滋还未满周岁,日机飞来轰炸时,家人便赶快抱起他躲进防空洞,成天提心吊胆地过着逃难式的生活,这也是当时重庆老百姓普遍的生活状况。
父亲当年是一名爱国的热血青年,又是军医,目睹日寇野蛮的侵略行径和重庆遭受的惨无人道的狂轰滥炸,早就义愤填膺,在这国难当头之时,决定要去抗战前线打击日本侵略者,甘洒热血赴前线,为保卫祖国尽职尽力!
1938年秋,机会终于来了,为了支持前线抗日,重庆行营大量征兵,父亲则负责对这些征来的新兵进行身体的常规检查。体检完后,行营需要派一名军医护送新兵出川,父亲得知这一消息后便积极争取,申请上前线。他的要求终于被批准,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后方舒适的家庭生活,安顿好妻儿后,便带领新兵乘船东下,奔向了抗日的最前线一一江西省修水县。修水是江西省西北部修水河上游的一个大县,位于湘、鄂、赣三省九县(修水、靖安、奉新、宜丰、铜鼓、平江、通城、崇阳、通山)的交界处,是三个省会城市(长沙、武汉、南昌)的中心点,有众星拱月之势。因第九战区的总指挥部设在长沙,所以长沙便成为日军攻取的重点目标,而作为长沙左翼的修水,战略地位就显得尤其重要。
修水县位置图父亲到达修水后,由于部队急需医务人员,而父亲学的又是外科,因此很快便被分配到第30集团军第72军第一野战医院任主治医师。第72军共有三个野战医院,第一野战医院是随军部一起行动的医院,因而,医疗条件和人员配置相对来说都比较强,是三个野战医院中最好的,而且是离军部很近的野战医院,而第二野战医院和第三野战医院离军部都较远。
第一野战医院曾设在离修水县城上游约8公里处的赤江老街上,那是大户人家“志大恒”(一个民间商号)的房子,这是一处大院落,医院就在志大恒内和茶行内,抗战期间,医院在这里的时间较长。到后来,随着战事的不断发展变化和时间的推移,第一野战医院也随军部一同转移,到过周边以及湖北的许多地方。
赤江老街位置图由于父亲有着熟练的外科医术,在抢救伤员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工作出色,所以不久便被任命为第72军第一野战医院中校院长。
战争时期的野战医院,除及时救护和治疗前线送来的负伤战斗人员外,还要随时作好和战斗部队一同转移的准备。因此,不能与城市按部就班的正规医院相比,一切都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条件较差,但只要能救人就行。
医院是后方的前线,是前线的后方,部队在前方同敌人作战,父亲就带领一帮医务人员在离前线不远的后方做好准备:寻找适合作医院的民房;安放病床、医疗器械及消毒设备;清理和摆放各类药品,等等,困难很多,一切都要靠自己想法解决,其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而父亲总能统筹安排,尽快作好各种准备,一有伤员送来,就立即进行处理和救治。
由于战地医院是随作战部队而动的,所以,其行动必须与作战部队保持高度一致,随时随地做好准备,根据战事发展需要,跟随部队不断地转移、行军,行军、转移。
图片来自网络近500人的第一野战医院,有医务,后勤,军需,采购,饮事,运输,保卫等多个部门,还要保证药品,医疗器材的安全和清洁卫生等,都要有序的安排,才能组织起有效的行动。同时还要负责重病号,行动不便的伤员一起转移,因为经常是步行,其工作量之大,困难之多,是难以想的!
而每新到一个地方,要找到适合做医院的民房很是不容易,有时没有集中的房子,整个医院就很分散,这就给及时抢救伤病员带来困难。往往有时到达一个地方不久,刚刚把医院安排好,敌人打来了又要开拔,而且走得很紧急。在这样的战争环境里,父亲整天忙于医治伤病员,有序的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过着居无定所,频繁流动的生活。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随着战事的发展,医院接受的伤员不断地增加,导致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经常缺药少医,军需用品因受战事的影响不能及时补给到位,给医疗和抢救工作增加了不少困难。
父亲面对这些困难,积极组织医务及护理人员共同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缺乏正规的消毒设备,就利用农村的大铁锅蒸煮消毒;伤员外伤多,纱布用量大,就把用过的纱布洗净消毒后重复使用。尽量不让治疗和抢救工作受影响。父亲深受伤员,特别是重伤员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的精神所感染,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治疗工作中去。不论白天和晚上,只要伤员一到,便带领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治疗。父亲总是以他精湛的医术,高度的责任心,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千方百计治疗和抢救每一位伤病员,尽量为部队添兵增员,为打击日寇奉献自己一技之长和精力,并随时准备抛洒热血以奉献神圣的抗战伟业。
图片来自网络父亲作为野战医院院长,不但要全面负责医院的工作,一些难度较大的手术还必须亲自去做,因此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更多了,责任更大了。
由于长时间过着条件很差,又频繁行军的流动生活,身边又无人照顾,因而身心极度疲惫,健康状况很差。见此情况,军长特许给他配了一匹马,从此以后行军可以骑马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