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瑞娜写的《珍惜所有》,很感动。文章很朴实,记述的都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但描绘出来,就有了不一样的韵味:解州铝厂的破产、兴趣小组的成立、慈父的去世、孩子的作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她对人生变迁的无奈,对兴趣小组的珍惜,对亲人深厚的感情,看似不经意间娓娓道来,实则饱含了丰富情感在其中。
自此又想起这几天正看的余秋雨写的《借我一生》,每篇一事,分若干个小片段。看他的文章,就好像与他一起走在乡间的小道上、疯玩在荒凉且坟冢遍地的山野间,看隔壁疯女人折叠的小动物、围观村人们整治“懒汉”和“恶婆婆”……,读罢没有看书后的累,反倒象进行了一趟走心的旅游。
人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看好的作品,就像与作者在对话、在交流、在聊天,跨越时空、穿越心灵。看当下,我们只是看到了身边的路人甲、路人乙,而读别人的作品,就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与作者对话,了解未知的世界和未知的人。就象看瑞娜的文章,读余秋雨的书,能够通过文章和书了解他人的经历与心路历程,自已的生命也因了阅读而多了一个维度。
又说“艺术高于生活”。文章喜山不喜平,当我们把自己的经历、感受原原本本地写下来,就有了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幸福,这只是最初的阶段。随后,我们需要观察、思考、归类,把发生在生活中角角落落的故事拿来,揉碎、搅拌,象捏糖人一样,打造出另外一个样子。在读者看来,既有我的影子,又不是我的故事,好象是他的故事,可还不完全是他……
写作,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也是一场个人与世界的对话。不忙了,就坐下来写,写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有你、有我、有他;不忙了,就坐下来写,总结、提炼、升华,能感动作者,就能感动读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