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的手帐本,我都是自己设计打印的活页本。
好处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来确定页面排版,写的时候也很方便携带和书写;不好的就是不便于后期管理,因为是活页,以后收集时占用的空间更大,也非常不便于查看。
今天读《卡片笔记写作法》,突然想到手帐。
我以前的手帐都是all in one,所有的都记录在一个本子里,很杂很乱。练习写作以前,写了几年的hobo一日一页,那会儿还有很多想法和感慨,一年下来,空窗的并不多,有时候还觉得一页不够写。开始日更写作后,手帐本基本在空置着,很少翻开去整理,日更时记录下来的还能回看过去的日子,而没有来得及记录的事,又加上记忆不好,完全一片空白,别人说个什么事,没有一点印象,也无从查起。
有些事情还是有必要记录下来的,以方便以后回头查看。于是,我在想,2024年的手帐,还是要准备一本一日一页的定页本。
这一本手帐,就只用来记录生活中发生的那些有必要、有需要、想要记下来的,简单的感想可以稍微记一下,长篇累牍的胡思乱想就免了吧(或者另外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方便日后查看。比如要查看一件事,可以先从月计划里查看这件事发生在哪一天,然后去一日一页里查看具体事宜。记忆力不好了,这也算是积累生活经验的方式。
在《卡片笔记写作法》中,认知科学家比约克夫妇(Robert A.Bjork & Elizabeth Ligon Bjork)发现了与常识相反的结论:“存储与提取负相关。”也就是说,存入记忆越容易,提取出来越困难;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知识提取会更方便。
为自己差劲的记忆力,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年龄大了,记忆力肉眼可见地下降。不过,年少之时,我的记忆力也不算好,也经常丢三落四。当然,比现在还是好那么一些的,谁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包括我当时的感受和想法,过去很久我都记住。现在却分分钟能忘得一干二净!
不过,我还挺喜欢这种感觉的。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美好的事,或许记不住,当那份感觉还是有的,跟谁一起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如果是不美好的事,忘了不是少了一份计较吗?
只是有些事,有些感觉,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要想再找回来,那也很难很难了,因为没有人会永远在原地等你。而我这种性格的人,既不恋旧,又是无根的浮萍,我还在努力上行,在思想、认知、眼界上,早已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