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课堂简要流程】
课前准备:
1. 教孩子轻轻转身交流,尽量不发出声音。
2. 调查学生已阅读的次数。
一、回忆故事。
1. 看着自读单的思维导图作业,回忆整个故事。
2. 与身旁的伙伴二人接力讲故事。
3. 全班接力讲故事。
二、朗读故事。
1. 全班分段轮流读故事。同时边认真倾听边思考:刚才复述故事的过程中你遗漏了什么?再重新思考:对于文章,你能提出什么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出来?
2. 朗读的过程中,郭老师始终保持着倾听的姿势,微笑、点头。弯腰。
三、小组交流。
1. 在回忆了故事、复述了故事、朗读了故事之后,你提出了哪些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呢?在小组中交流,共同解决困惑。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把它记录到共读单上。
四、全班交流。
问题简单归纳如下:
1. 为何国王排在第一个?
2. 猫什么会死?
3. 为何只有这几个例子?
4. 为何小偷不偷没有狗的人家?
5. 为何要哭一百万次?
……
郭老师在这里做了巧妙无痕的串联,把孩子的思考同文本的主旨巧妙地串联在一起,非常高明。
孩子问:为什么猫最后一次死了呢?
郭老师: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最后一次和前面一百万次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孩子们通过自己对文本的分析有了以下发现:
不自由——自由
不爱——爱
不开心——开心
不幸福——幸福
没有意义——有意义
没有哭——哭
……
当爱、自由、意义这些词汇在孩子们嘴里蹦出来的时候,显而易见,他们已经抵达文本的中心,获取了作者的写作密码了。
五、对结局的感受。
你喜欢与否?作者为何如此安排结局?
六、阅读方法的提摄。
你学习到了哪些阅读的方法?
【郭老师备课心得】
一、为何选择这篇文本?
这本书有着生命意义的主题,爱的主题,哲学的意义。文本刻意无限激发儿童的思维。可以多元解读,引发讨论。
二、如何设计三单?
自主预习单:预习方法,做思维导图,用关键词理清人物关系。设计开放的问题。(许多孩子失去了提问的意识和能力,孩子越小提问越接近生命的本质、哲学)
课堂学习单,解读文本是学共开展的第一步。结局是否能接受?无论接受与否,让孩子体会作者这样安排结局的可能性。学习阅读的方法,进一步激发他阅读的兴趣。
课后作业单:1.图文阅读。2.推荐图书。(推荐给不懂爱情的人,推荐给父母:国王、老太太)激发孩子阅读同一主题的书,进行比较。
附相关资料:
7月5日《活了100万次的猫》 7月5日《活了100万次的猫》 7月5日《活了100万次的猫》 7月5日《活了100万次的猫》 7月5日《活了100万次的猫》 7月5日《活了100万次的猫》 7月5日《活了100万次的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