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局外人|如何做一个合群的普通人

局外人|如何做一个合群的普通人

作者: 安晨樱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18:09 被阅读0次

    今天收到了《局外人》这本书。大概看了下,只有一百多页,我就愉快地拿起来看了。这次读的是读客新版,封面是我喜欢的样子,书中字体、行间距都是很让人舒服的。

    之前总听到别人说,文学小说很难读懂。以我看过很多小说的经验,我觉得是否能百分百理解作者的意图,主要在于读者是否有作者故事里类似的生活经验或者体验。

    如果有人对某本书感兴趣,哪怕看完整本故事只能理解一小部分,那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以后的某个瞬间,那些不能理解的部分可能会突然在你的心头闪现,然后你就豁然开朗了。我最初有这种体验,是在大学毕业工作一个多月后的某天晚上。我突然想起了几个月前读的《平凡的世界》,我忽然理解了书中人物为什么最终选择去煤矿工作。然后他的精神激励了我,我在毕业后第一份很难的工作上坚持了一年。

    本书开头是默尔索的母亲下葬的场景,我想起了小时候经历的最宏大庄严的葬礼。那次是爸爸的舅舅去世了。他的儿女们有钱又重视排场,巧合的是老人刚好在大年初一去世,所以最终是定于初三下葬。由于我家距离舅爷爷加很远,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冬天早上5点的黑夜。在现场吃了简单的早饭,最后走了三个多小时送葬。走在路上的大部分时刻,我很累又困,希望早点到终点,但又知道如果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肯定会被长辈们训斥,我就忍住了。我努力去关注其他事情,听路上其他人的讨论,我了解了一些舅爷爷家子女的创业史。

    人生里的很多事情只会发生一次,比如亲近之人的死亡,如果我们不在内心提前想到这种可能性,面对它的时候,少部分人会如本书主角一样表现得茫然无措。初中时看过一篇文章说作者的母亲去世了,开始时她如常生活,有一天晚上当她自己的女儿问到她死亡是什么的时候,她想到母亲,眼泪瞬间就下来了。我也曾经在和妈妈吵架气哭的时候,心想等她老了去世的时候,我肯定不哭。但当我认真想以后的场景,我却难过得更想哭了。

    默尔索是人群里少见的情感观念较为淡薄的人。我个人觉得西方小说里这样的主角很多,毕竟他们是到了18岁就要和父母分开住的。另外他是男的,社会批判使男性更不容易表露自己的脆弱。从科学角度来说,可能是他身体里缺乏了感受情绪的细胞。从文学角度来说,是作者为了宣传他的存在主义想法。

    默尔索的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天,他一如既往和女友约会,然后是和邻居们交际,接着见了朋友,最后去和朋友们聚会。这期间他很少想到母亲。可能是真的与母亲分离太久了。他最终想到母亲临终前可能有的想法,是在他进入监狱五个月,再被审判后宣判了死刑以后。

    可能因为我是同理心极强的人,也有过书中人物的一些相似经历,所以读整本书的时候,我能完全理解默尔索的做法。然后很巧合的是,最终在后记中发现,我理解的和作者想表达的是一个意思。

    在默尔索在法庭被审理的那一段,我感觉到了本书的荒诞哲学意味。按我从电视剧或者其他新闻里了解的,西方法庭应该是以“嫌犯无罪”的原则调查并审理案件的。而本书中,受害者的律师用的明显是“疑犯有罪”角度攻击。所以最终案件的重点变成默尔索没有在母亲葬礼时哭泣,也没有看母亲最后的遗容,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于是他有理由故意杀害侵害朋友权益的人。他真的是有罪的人。而默尔索没抓住他们想要的方向去解释,或者说他懒得解释了,毕竟他想过“人既然是要死的,那么怎么个死法、什么时候死,这些都不重要”。

    活得比身边大部分人真实,必然要遭受诟病。我也因为爱看小说,被很多朋友同学认为很“文艺”。而我清晰地感觉到,在他们吐出这两个字的评价时,他们的语气表明这两个字差不多等同于“傻”。后来我慢慢学会了尽量多地描述现实,文艺的想法可以留到我的日记或者其他文章里表达。所以我现在还算合群的人。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小说。我看豆瓣评论有读者看了好几遍。我不会看好几遍,因为我已经深深记住了这个故事。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就是,如果我不想陷在麻烦的事情里,在我平时有空的时候可以预想下,如果遇到这些麻烦的事情应该如何做。想做一个合群的普通人,应该随时做好准备,去清楚地表达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局外人|如何做一个合群的普通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vu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