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路线图之『科普篇』

作者: 何愁 | 来源:发表于2016-10-18 00:05 被阅读94次

    阅读路线图如下:

    《三体》(刘慈欣)

    ——《2001太空漫游》(阿瑟·克拉克)

    ——《彗星来的那一夜》(电影)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曹天元)(阅读+听书)

    ——《科学史评话》(吴京平)(电台)

    ——《银河帝国:基地七部曲》(艾萨克·阿西莫夫)

    ——《平行宇宙》(加来道雄)

    ——《上帝与新物理学》(保罗·戴维斯)

    ——《复杂》(梅拉妮·米歇尔)

    ——《优雅的宇宙》、《宇宙的结构》(布莱恩·格林)(NOVA纪录片)

    ——《宇宙的琴弦》(布莱恩·格林)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侯世达)

    ……


      这是一条自我科普之路。

      看起来,我这么一个文科出身的人,数理化的功夫几乎已经退化到学前状态,日常对科学发展也不怎么关心,实在是不应该出现在这么个坑里。

      但其实我内心确信,这条路是早已经注定的,迟早有一天我会踏上来。原因至少有这么两个:

      首先,我很喜欢科幻作品。小时候曾被儒勒·凡尔纳的《神秘岛》、《海底两万里》等迷得神魂颠倒,那时也曾经百般搜寻过各种科幻读物,只无奈资源实在匮乏。现在虽然没从前那么热衷了,但“科幻”两字也足以让我眼睛冒光。

      其次,我想要求证一些思想。于此不得不提到对我影响十分深刻的另一条主题为“灵修”的阅读路线图,这条路线中我阅读了不少肯·威尔伯的书籍。威尔伯在人类的意识领域探索甚深,其思想之深邃广阔一言难尽。让我很惊异也很感兴趣的是,威尔伯在其书中对主客观二元论大加挞伐时,竟是以当代物理与数学的发展成果作为利器,要知道,主观与客观的区分、观察者与观察对象的对立,或者说唯物主义一向被认为是科学大厦的基础呀!威尔伯提到两个概念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一个是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我很想知道,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眼中的情况是否如他所说的那样,又能否作他那样的理解。另外我也很想知道,以还原论为根本大法的物理学之终极景象,以及其他科学的终极景象,与威尔伯描述的意识领域最为深层的大心境界是什么关系。

      从此,一入科坑深似海。


      《三体》这本书,我大概在14年或者更早的时候就翻过几页,无奈对刘慈欣的文笔实在不能感冒,就此搁下了。8月的时候,工作突然闲了,看到朋友圈里又有人在推这本书,于是抱着姑妄读之的态度重新开始看起来。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几乎不眠不休地把三部曲啃完了。从“小说”的角度,我的评价只一个字,烂,真心烂。从“科幻”的角度,我的评价有两个字,好看,真心好看。大家都说“硬科幻”的成分很足,确实如此,我呢看不看得懂姑且另说,但对书中的那些设想着实入迷啊。

      意犹未尽,又去找了些经典科幻作品来看,如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以及阿西莫夫的《基地》。《太空漫游》因为看的是网上的残缺版,印象并不怎么深刻。《基地》七部曲已看了五部,说实在的,有些小小的失望,“科”的成分并不多,核心卖点就是心理史学。其实心理史学的构想本身也是很诱人的,但文中关于它的发展、它的应用的描述个人感觉都太苍白了。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书倒像是人类的一个发展简史。

      《彗星来的那一夜》,英文名是Coherence,相干效应。这是一部与量子力学理论有关的科幻电影,更准确地说是关于多宇宙诠释的。电影主角是八个男女,场景则只是在一个大房子内外,在彗星经过地球的这一夜,他们与无数个另一宇宙的自己狭路相逢。看的时候只觉得各种不可思议,那时科幻的“幻”字占据着我的主要意识——我认为这不可能是现实中会发生的。然而,当我看了后面的一串科普书籍,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

      曹天元的《量子物理史话》,或许是中国科普作家所著最负盛名的作品了。我从来没想到,一本科普书籍竟然能让我读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在此之前,我先是在“懒人听书”上听这本书,一个叫高维农民的男纸念的,声音蛮干净、蛮好听,很可惜没有念完,另外,有些公式无法通过这种播音形式体现也是憾事(虽然我很大程度上也看不懂)。插播一句,与此同时我也听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部分章节,李逍遥等人也演绎得非常棒,但就内容本身来说则浅了,并且有些说法大概也只能姑妄听之。《量子物理史话》行文奔放洒脱,笔墨不乏幽默,且无论是阐释理论还是讲述史实,均能一丝不苟,并不流于艰涩。这位曹小哥据说写作这本书的时候年仅二十出头,其对量子力学发展史上的各个大牛小牛、各种理论知识却是手到擒来,让人不得不竖起一个大写的“服”字。

      曹天元虽然写得酣畅淋漓,但是对于一个初初接触量子力学的人来说,即使已啃完一整本书也还是云里雾里。于是乎,顺藤摸瓜地找到了一个讲述量子力学的网易云音乐电台节目,就是吴京平的《科学史评话》。其实除了量子力学外,这个节目还有其他五个系列,包括相对论、进化论等等。吴京平的口号是,用评书的形式讲述科学史,风格是插科打诨、不拘一格,很是好玩。虽然他那一口大碴子味儿的普通话以及时不时冒出的猥琐笑声让人有点难以接受吧,但时间长了反而挺习惯。不过最近他不怎么猥琐地笑了,画风一下子清澈不少。受限于表达形式,吴京平的讲述更多地侧重于“史”的成分,对于理论的阐释则有些力不从心了,此为一憾。另外插一句,偶然发现吴京平竟然是汪洁的《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的绘图作者;《相对论史话》么,是差不多可以比肩于《量子物理史话》的另一本科普书籍,只是我没读过。

      《平行宇宙》《上帝与新物理学》,这两本书我很早以前就买了来,此外还有《数学沉思录》,都是在被威尔伯的理论刺激的那阵子买的,然而都束之高阁。此次初步了解量子力学之后,总算从灰尘里把它们打捞了出来。出于对科学界新成果的好奇,也是出于为自己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科学知识框架的目的,我的科普书单又增添了不少新书籍,如《费曼讲物理:相对论》、《宇宙的琴弦》、《皇帝新脑》、《复杂》、《数学与人类文明》、《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等等。

      将近两个月以来,集中看完了《平行宇宙》——探讨多宇宙理论,《上帝与新物理学》——探讨新物理学对“为什么世界是现在这样的”这种从前属于宗教问题的影响,《复杂》——探讨整体论、复杂系统(《复杂》这本书其实可与凯文·凯利的《失控》对照来看,两者都涉及整体系统及其涌现特征);《宇宙的琴弦》——探讨超弦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弦理论作为20世纪以来的最新物理学成果,即便是用最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对于普通人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这时候结合科普纪录片来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美国弦理论家布莱恩·格林作为主讲人的两部物理学纪录片——《优雅的宇宙》《宇宙的结构》,个人认为从了解上述理论的角度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很是形象生动。话说格林真是一枚大帅哥啊,面容俊秀,风度儒雅,可以说是纪录片的额外福利吧!


      有人说,这些书你真能看得懂吗?

      说实话,从纯学术的角度来说,我是看不懂的。我可能只记住了几个名词,了解了一些史实,领受了一些观点和图景。我无法一五一十地给你讲述双生子佯谬的原理是什么、薛定谔的猫究竟是怎么回事、卡-丘空间与弦理论是什么关系……

      人又问,那你读这些书有什么意义?

      我觉得,这有很重要的意义。第一,如我在文章的开始所说的,我想解答自己心中的一些疑问。比如,“我”与“它”,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意识与对象,主观与客观,物与心,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已经触及到了哲学的这个核心问题,这是一件很激动人心的事。尽管我目前粗浅的阅读与思考,并不能让我给自己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答案,但至少有时候已能隐隐约约地触摸到点什么。这让我觉得,人生是有趣的。第二,这是一个粉碎与重铸世界观的过程。我们日常的生活这么琐碎、平板,我们的思维被禁锢在我们所视所听的方寸之地中,浑然不知道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以及在最遥远的宇宙中,有什么样惊奇的、颠覆的事件正在上演,而那也许才是世界真正的样子。读这些书之后,你会发现,你再不能以平常心去看待一个过去你以为稀松无奇的事物——你看的、想的要丰富饱满得多;另一方面,一些你曾经紧张关切的人事物你反而不再执着了——你的心胸不再是一颗沙子,而是一个宇宙。第三,此类书籍是人上进的一大动力。我们知道,好奇心是人求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普书简直是一个不断激发人好奇心的源泉。例如,在看《复杂》一书时,我发现作者梅拉妮·米歇尔对侯世达的《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一书简直推崇备至,加之我原本就对哥德尔和他的不完备性定理很感兴趣,于是毫不犹豫地把GEB买了来开始啃。啃了一点之后,发现巴赫的赋格曲对于理解作者的观点很是关键,而我对音乐尤其是西方古典音乐又是一窍不通,于是又忍不住想去了解一下巴赫和他的赋格曲,那么了解一点乐理知识似乎也是需要的……就好像海边拾贝壳的人,你会对知识越来越“贪婪”。

      简单地概括这一趟科普之旅,恰如武陵渔人初入桃花源吧,“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等站在出洞口了,却是——“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路线图之『科普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vz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