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泉州正月十五习俗

泉州正月十五习俗

作者: 纺见三百 | 来源:发表于2019-10-25 15:12 被阅读0次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古代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根据道家说法,上元乃三官大帝之一上元天官赐福之日,居“三元”之首,须往三官庙行香。泉俗素称“上元小年兜”,十分隆重。

  闹元宵

以社会活动过节,俗称“闹元宵”,出门游上元,看花灯、焰火、猜谜语、攻炮城,举办文艺踩节:化装游行有宋江阵、踩高跷、迎阁、骑马队,乐队有南音、十音、车鼓阵、笼吹,舞蹈有舞龙、舞狮、火鼎公火鼎婆、踢球舞、拍胸舞、剑舞、扇舞等。

《泉州府志》引明晋江人何乔远的《闽书》云:“泉中上元后数日,大赛神像,妆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鍧,一国若狂。”又引《温陵旧事》云:“吾温陵以正月谓之朝拜,亦曰“会”。盖合闾里之精虔以祈年降福,亦遵古儺遗意,相沿已久。”“董其事者鸠金定期设醮,然后迎神周其境内。人家置几椟焚香楮甚恭。”神皆四舁,惟通淮关大帝、花桥吴真人、南门天妃、虎山王相公、古榕玄坛元帅,则八抬。”“神之前为道士,又前为鼓吹,又前为巡逆……锣声震天地。”

闹花灯,亦称“灯节”,家家张灯,户户结彩,闹花灯。唐代士族南下,将闹花灯习俗带到泉州。宋代泉州花灯之盛,冠绝天下。宋《五杂俎》:“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明代时连杭州点灯,也要请泉州灯匠精制。

挂灯

  元宵前夕,多数人家在居家、店铺门口悬挂花灯或大红灯,烘托喜庆气氛。生男孩之家,制作或购买花灯,挂到寺庙、宗祠,以示“添丁”。德化有的人家还要宰杀一只公鸡,加一篮白果(米字旁)敬祖。

送灯

有年内出嫁的女儿,娘家在节前要买绣球灯或莲花灯一对派男童送到女婿家,祈祝早日“出丁”;对嫁后未生男孩的,娘家习惯赠予“观音送子灯”,谓之“送灯”。

  赏灯

  元宵夜,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

游灯

元宵夜小孩手提春灯,点上蜡烛,走门串户,结成游灯队伍,信步游灯。

出灯

小孩游灯时不慎把灯烧了,称“出灯”,寓意“出丁”,是人丁兴旺好兆头;如烧的是红灯,预示生女孩;烧了白灯,预示生男孩。

吃“上元丸”、润饼菜

  “上元丸”,古称“浮元子”,亦称“元宵丸”,是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此食俗始于宋代,取其圆形,寓有全家人团圆、吉利、美满之意。

泉州的元宵丸闻名遐迩,其制法独特,以炒熟的花生仁去膜捣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拌以焗葱白的熟猪油、香蕉油(香料),捏成丸馅,沾湿后置于盛有干糯米粉的盘中,反复滚转而成,煮熟后食之香甜而不腻嘴。

上元节当夜有孝敬神祗之俗,然后合家吃润饼菜,亦寓团圆美满、包金包银之嘉兆。

相关文章

  • 泉州正月十五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古代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

  • 正月十五习俗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朋友们,你们那里是怎么过的呢? 俗话说:“五里不通风,十里不同俗”。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我们这里...

  • 正月十五习俗

    正月十五元宵节要做的6个习俗 习俗一:祭祀神明、祖先 正元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在汉武帝时,正月十五上元节需...

  • 正月十五的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

  • 送灯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节日,其实不是过新年,而是正月十五。确切地说,是正月十五的送灯这个环节。 我们老家的习俗,正月十五...

  • 随笔||年过完了

    在我的老家东北,有这样一个习俗:过年到正月十五。过年,就是代表从除夕一直到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已过,年也就算过完了。...

  • 正月十五习俗--送灯

    徐行20180302 说起送灯,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送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

  • 元宵节 来历和习俗

    元宵节 来历和习俗 正月十五 节日起源: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

  • 正月十五

    壬寅正月十五.阴。 正月十五的习俗特别多,内涵丰富的说不完,可俺俩却没啥节目,走!再去西塘。 周边的古...

  • 元宵节的来历

    农历正月十五叫上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宵”,唐代以来我国就有观灯的习俗,所以又叫灯节。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泉州正月十五习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ws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