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本质上是一种商品,必然遵循着市场规律。供需关系、客户信心决定着房价的走势。
1 房价构成
城市的房价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土地价格:土地转让价格占据商品房的1/3-1/2,如果以税率予以理解,税率达50%-100%。所以,房子是真正的奢饰品。
2)开发商:开发商的建设成本和利润,王健林先生在某次访谈中提到,毛利率大概在25%~35%。
3)契税:拿本本也是需要交税的。
4)增值税:卖方可能有的,但羊毛总在羊身上。
2 供求关系
目前的房子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关系,具体来说是由几个因素导致:
1)城镇的虹吸效应:其核心是教育、医疗、交通、文娱等优质资源配置不均衡性,高考教育上线率北京近半,河南是半中有半半。经济上方面江苏可以散装,中西部全看省会发光。让数据说话,我国常住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达到18个(作为对比,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纽约才八百万),其中一半的人口又扎堆在不足1/4的核心城区。社会的鄙视链习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更是通过物质条件来强化身份认同,从小城市向大城市,从市郊到中心,大家都在努力进步。
2)农村的结构破坏:a.这不是危言耸听,君不见农村很多田地已然荒废,这其中有着接班人的短缺的窘境、也有着低投资收益比的现实(生产物资价格叠高,缺乏价格保护,气象风险显著增加),更深层次的原因,农业的发展方向:缺乏价格保护,以日本为代表的小型农机精细化耕作注定只是一场沉没;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模式是资本的戏耍,农民也将失去土地的归属。b.沉没成本:邻居的逐步迁移,年轻人的离家出走,留守儿童的上学,老一辈农民的世界日渐孤独,融入城镇是人群居性的必然选择。c. 以改善住房为引,对原有房屋进行推倒重置,事实上也阻止了城镇化的回流。
3)人口红利后遗症: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人居预期寿命将接近80岁。80后、90后作为人口增长的顶峰,面临着老人看病求医、晚辈读书求学的现实需求,对追求优质社会资源、改善住房条件有着迫切需求。
4)空置率的问题:很不幸,在21年以前,房地产和股市都是重要的资金蓄水池,相比于股市的波动,房屋都是重要的保值甚至增值手段,大量的社会资本流入期间。利用信息差优势,进一步放大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3 信心问题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是一个核心的概念。所谓成家立业,就得有自己的家,没有房子总是一种漂泊。努力挣钱,拥有属于自己的庭院(格子间)成为一种固执的认知。21年以前,房子作为生活的基本物资,兼具保值属性。买到就是赚到,早买早享受的观念深入人心。
历经了15年、20年的两次暴涨,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租房价格上涨,进而推动CPI上涨,几年之间,除了工资,似乎一切都在上涨。努力奋斗了几年,15年没买得起的房子,现在更买不起了。信心缺乏了物质的根基,并进一步引发了新的问题,储蓄率高企。资金需要流动来创造价值,银行的超低利率、政府的双循环构想,还有专家们对房屋入手的呼吁也就不难理解。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是无声的观望,可是吧,个人损失的只是储蓄,社会失去的可是增长的动机。
4 未来
很遗憾,房价是没有未来的。可以参考日本和香港,日本失落的三十年,不影响房价的持续稳定;香港的几世同堂的尴尬,也不影响亿元豪宅的成交价。经济增长有着自然周期,房价自然也有,两次迅猛的跳跃,遭遇了疫情的迎头痛击,冷却是必然的,更可能是一种蓄力。
1)房子作为奢饰品的属性不会变:作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收入,又悲伤了城投的包袱,维持房价稳定是政府的意志;七十年的产权,以及不到三十年的淘换周期,是需求的坚实保障,政府掌握的地皮则是房子供求关系的控制器。
2)货币的购买力问题:回顾我国的发展史,人民币的购买力一直在下降。以前的万元户,可以起一间平方,如果选择存储,现在大概买得起一格厕所。所以只要购买力/CPI变化够快,房价其实也很可爱,不需要跌的很多,只需要跑赢储蓄。为保证紧急增长,可以预见我国将持续执行积极的货币政策,那么在高储蓄率和股市蓄水池失灵的情况下,货币的增量不可避免。这里更有个隐形的问题,随着货币的数字化,货币超发的成本更为低廉。国债和超发货币又有多少不同呢?
3)打工人没有未来:前有延迟退休可待,后有人工智能追债,机械的价值将重新定义岗位的价值,身体条件、家庭责任,总有一款被迫转行。
若有闲钱,可以考虑投资商铺,如果你能接受社保、养老保险,投资商铺其实也是一样的内在逻辑,花今天的钱,买未来一个可能(商铺是跟市场走)。有自己的商铺,就可以考虑无限次创业可能,刨除房租成本和人力成本,生活保障是没有问题;甚至干不动了,出租也是一场稳定的收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