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小学生即将迎来2020年的寒假。从寒假的放假时长来看,多集中在4周左右,想要让孩子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假期,需要提前进行时间规划。在寒假生活开始之前,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制定假期计划表,根据孩子自身的意愿和具体学习情况,既要考虑到学习上的内容,又要增加假期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制定寒假计划表应该在放假前进行,让假期形式更加丰富。在对寒假时间的规划过程中,家长是否认识到寒假规划的重要性,会对小学生的假期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在寒假过程中没有制定计划,不仅会有虚度假期时间的问题,出现开学后作业没完成的情况,而且还有可能因为假期中的作息时间,影响在上学时间里长期保持的习惯。在寒假前阶段,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制定计划,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帮助孩子制定假期规划,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第一,假期的安全教育必不可少。
在寒假期间,首先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教育孩子独自在家时要提高警惕意识,不要随意给陌生人开门,在上网时注意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加强家中电源、燃气、热水器等用品的安全防范措施,教育帮助孩子正确的使用方式等。
假期过程中少不了有外出活动,要注意出行时的交通安全,告诉孩子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与同伴结伴而行时尽量不要去偏僻的地方。不擅自到水边玩耍,不到河面滑冰,雨雪天要慢行,不走积雪、积水覆盖和路况不清的路段,不骑自行车、电动车。不坐三轮车、农用车等无客运资质的车辆,不擅自玩烟花爆竹、氢气球等。
第二,假期时间在学习上的使用。
寒假期间的活动安排要做到劳逸结合,既要有放松的时间,也要有学习的时间。在利用假期时间查漏补缺方面,假期的开始阶段,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期末考试情况,总结知识漏洞和薄弱环节。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同时学习是一个知识逐渐加深的过程。
如果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没有很好地掌握,会对接下来的学习阶段产生影响。根据记忆的遗忘规律,即使已经对学过的知识有了比较好的掌握,也要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对知识进行巩固复习,以免经过一个假期没有学习而出现知识遗忘过多的情况。
除了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还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进行适当预习。预习是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的方式提前了解知识内容,掌握新知识的整体脉络,对新学期的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要学习哪些内容,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除此之外,通过对新学期知识的预习,有利于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帮助孩子在新学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跟上老师上课的节奏,增强学习自信心。
在制定假期学习上的时间规划时,家长要引导孩子采用整体学习计划和具体学习计划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好假期的学习时间。在假期的开始时,要制定整体学习计划,想要在寒假期间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同时将假期分为不同的阶段,比如按照寒假的初期、中期、后期来划分,家长可以按照阶段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避免出现开学后没有完成作业的情况。
第三,假期形式上的丰富多样化。
在寒假中除了学习外,还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拓展眼界,丰富假期生活。利用寒假的时间参观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和文化展览,让孩子感受文化氛围,知识的学习不局限于课本内,让孩子置身于具体的文化环境中,会对文化产生有不一样的感受和理解。此外,临近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可以在寒假里,学习关于春节的习俗、神话传说、文学作品等方面的知识,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