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叶生
[题解]:
叶生的一生,是一个在科举制度下偃蹇潦倒却始终奋斗进取的一生。他活着时不停赴考,死去后魂魄依然在考,唯一的目的,就是中个举人。
小说中,叶生对科举制度的认识,也即是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认识。清代著名《聊斋志异》评论家冯镇峦说:“余谓此篇即聊斋自作小传,故言之痛心。”
图片来自Bing搜索,如涉版权请通知删改!
在河南东部有个淮阳县,有位书生姓叶,因为传闻所得,名字已经渐渐地无人记得了。
他写的文章词赋,在当时称得上首屈一指,然而一直运气不佳,在科举考试中屡次落第。时有关东人丁乘鹤来淮阳县上任知县,偶然的机会读到叶生的文章,大为欣赏,召他前来谈话,言语投合,心中又添了几分高兴。丁公便将叶生安排就在官署住下来,并时常赐些灯火钱供他读书,又时不时送给一些钱粮让他贴补家用。
转眼又到了本省科考之时,丁公在学使面前将叶生大加赞赏,于是叶生便以第一名的成绩,取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丁公也对他期望有加。乡试结束后,他要来叶生的文稿赏读,当下便连连击节赞叹。
有道是天不遂人愿,也该当叶生命中无高中之缘分,连文章也憎厌人的命运之通达,等到放榜出来,叶生依旧名落孙山。
叶生神情沮丧,回到家中,一面为自己落榜而难过,另一面更为辜负了知己的期望而忏愧,人便也瘦得只剩皮包骨头,每日神情痴呆,如木偶一般。丁公听说以后,把他叫来劝慰一番,叶生只管泪流不止。丁公很是同情,与他约好,等自己任职期满返京之时,便带着他一同北上,叶生更加感动,辞谢回家,从此闭门不出。
没过多久,叶生便卧床不起,丁公不断派人送来东西表示慰问,无奈叶生诸般药都吃了不少,却是均不见效。
这时,丁公因公得罪上司,被免去官职,正准备解职离去,于是便修书一封送至叶生床前,大致内容是:“我本已定下东归日期,之所以迟迟未曾启程,就是在等你身体恢复啊,随便哪天,如你早晨到来,我们晚上即刻出发。”叶生读到深情处,泣不成声,当下请送信人转告丁公道:“我今病重,一时难以痊愈,就请丁公不要再为我耽搁了行程,先行出发吧。”送信人回去如实禀告,丁公仍旧不忍先行,耐心地等着。
没过几天,门童忽然来报,说叶生到了,丁公十分高兴,趋步上前温言问候,叶生说:“因我之病体,有劳先生如此看重,等待日久,我心中实在难安。现如今亏我身体好转,正可以跟随侍奉在您身边,荣幸之至!”丁公便收拾行装,准备一大早就出发。
回到丁公的家乡,丁公有子名再昌,时年十六岁,于八股文章却不曾做得。丁公便让儿子拜叶生为师,叶生更加勤勉,与丁公子日夜相伴。也是丁公子聪明绝顶,一篇八股文章只需读上三两遍,即熟记于心。
叶生在丁府日食夜宿,教授公子一年左右,公子已经可以将文章一气呵成,加之父亲为官多少有些许关系走动,便进了县学。叶生将他平日为准备应试而作的八股文章一一抄录,教公子日日诵读。待公子参加乡试之时,考场上出题六七道,竟无一脱漏,无不是平时早做准备,已经烂熟于心的,因此高中第六名举人。
某天,丁公对叶生说道:“先生自身才学,仅取其微末,便使我儿高中成名,然如你这般真才实学者,却又长期埋没,可如何是好啊!”
叶生凄然回道:“或许我命该如此,好在如今承蒙您的福气恩泽,也算是为我的文章扬眉吐气,使天下人知道,我虽半生沦落,实乃命运使然,非文章庸劣也。如此便也心满意足了,更何况我一贫弱书生,能得一知己,已经毫无遗憾。又何必定要金榜题名,摆脱布衣,官服襕衫,才算得是出人头地,利市发迹呢?”
丁公因为担心叶生远离故土客居他乡日久,怕他耽误例行的岁试,便劝他先回去赴考。叶生听后倒有些闷闷不乐,丁公并不过于勉强,嘱咐前去参加会试的公子,到了京城为叶生捐一个国子监监生资格。
不久,公子参加会试又报捷高中,并获得部中主事之职,公子携叶生一道前往,两人早晚一起,形影相随。
一年过后,叶生参加京城举办的乡试,竟然中举,恰逢公子被派往河南河道公干,便对叶生说道:“此去离您家乡不远,先生也多年奋斗,终于直上云霄,现在正是锦衣还乡之时了。”叶生心中也欣喜万分,选定黄道吉日,启程上路,一到淮阳县界,公子便令仆人一路牵马相送,将叶生护送回家去了。
叶生回到家乡,久离故土,看见自家门前一片破败萧条景象,心中不禁悲从中来,自是五味杂陈,不可言说。正当他徘徊于庭院之际,恰好妻子端着簸箕出来,一眼瞧见,惊恐万分,扔下簸箕便夺路而逃。
叶生凄凉无比地说道:“我如今富贵了,三四年未曾相见,你怎么就到了毫不相识的地步了呢?”
妻子远远相望,回答道:“你已经亡故多年,还说什么富贵呢?长久以来,实在是因为家中贫困,孩子年幼,才一直留着你的棺木迟迟未曾下葬。现在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正要寻块宝地将你安葬,你可不要如此显灵作怪,来吓唬我们活人呀!”
叶生听了这话,顿时满心失望神色惆怅,慢慢地走进内房,看见一具棺木赫然摆放在那里,瞬间倒地,消失不见了。妻子惊恐地走近一看,只见叶生的衣帽鞋袜好比蝉蛇蜕皮一般,散落当地,心中自是大为悲痛,抱着衣物痛哭起来。叶生的儿子从学管回来,见有马匹系于门前,仔细问明缘由,惊骇莫名地跑去母亲面前,听着母亲声泪俱下,告诉他刚刚发生的一切,两人又仔细询问护送叶生的随从,才知道事情详细,前后原委,忍不住又是一顿唏嘘悲切,母子抱头痛哭不止。
仆人回去后,向丁公子说明事情前后经过,公子听后亦是十分哀痛,泪洒衣襟。他立刻派人驾车带着自己赶往叶家,在叶生灵前少不得又是一番痛哭,祭奠亡魂,慰问家属。并出钱置物为叶生操办丧事,按举人的礼数下葬成礼,方才作罢。之后为叶生的儿子留了许多钱财,为他请了老师教其读书,对其也是少不得一番殷殷期盼,千叮万嘱。回去后,丁公子向学使举荐一番,过了一年,叶生的儿子考中秀才。
[蒲松龄先生说]:
一个人的魂魄追随着自己的知己,竟然能忘记自己已经死去了吗?听说此事之人,大多皆不相信,唯独我深信不疑。《离魂记》中的倩女都能为心上人而使魂魄离身,生死相随;张敏、高惠这对之心挚友,虽远隔千里也能在梦中相会。更何况笔下文章之中,倾注着我们读书人的心血之人呢?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才是和我等读书之人性命相通之人呀!
可叹呀!知音相遇,是多么可望而不可求之事,所以人才会常常遭遇独自一人不得知音的境遇。自己孤单流落,顾影自怜而已,却偏又生就了这铮铮傲骨,难免不更加失意无计自爱自怜。可怜一副穷酸相的书生,甚至连鬼怪都要来嘲弄一番。
只要屡试不第,就连身上须发都是丑陋不堪;一旦名落孙山,文章便也处处毛病。
自古至今以痛哭闻名之人,要数献宝被拒之卞和;面对超群之才而被埋没良莠颠倒之事,谁才会是慧眼识才的伯乐呢?
身怀绝技却无人赏识,也只能如祢衡那样名帖在怀,三年字迹磨灭皆不遇;侧身四望,天下已经无处投奔。
人生在世,只应闭着眼睛迈开大步朝前走,管他前路崎岖还是刀山火海呢!人之贫贱富贵,只能服从上天的安排吧!
这天下不凡之士而如叶生沦落者,何以数计?只是,何时何地才会再有像丁乘鹤那样的知音伯乐再度出现呢?只有这样,才好与他生死相随,一报知音啊!唉!
三十二、四十千
[题解]:
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子嗣的国度,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为何会造成“无后”?由于科学不发达,还不知道要从生理或病理上找到原因,而只能寄托于因果报应上去寻根本。
图片来自Bing搜索,如涉版权请通知删改!
新城的王大司马家中,有一个主管账目的仆人,虽无官爵,但家中资财颇丰。
某日,忽然梦中见一人匆忙之中奔跑而入,说道:“你还欠我四十贯钱,如今该当偿还了。”再问此人,却也不再搭话,径直走向内室去了。
待他一觉醒来,妻子产下一个男孩,顿时心中明白:这是他前世恶业的果报来了。于是便将四十贯钱捆扎好放在一间屋子里,但凡此儿吃饭穿衣看病抓药等一应花销,都从这里支取。
如此三四年,他再察看屋内钱数,仅剩七百文。此时乳母抱着孩子过来,在他身旁逗弄玩耍,于是对孩子呼喊道:“四十贯钱眼看将尽,你也该就此离去了。”只见他话音刚落,孩子突然间眉头紧锁,脸色骤变,垂头瞪眼,再伸手触其口鼻,已经气绝而亡了。
于是他便取出所剩余钱,买了埋葬物事将其安葬。
此事虽有好奇者,然无需计较真假,权且当作是对欠债者的告诫罢。
就如以下小文:从前有个老而无子之人,去问高僧其中缘故,高僧答曰:“你不欠他人的,他人亦不欠你,怎么会有儿子呢?”
大概生了儿子出人头地,万事称心,便是别人要来报答你的善缘;如生了儿子顽劣不堪,诸事烦恼,那一定是别人以此来向你讨还欠债的了。
所以说,生了儿子的不必高兴,儿子亡故的也不必哀伤。
人间鬼世皆有报,且看下回作何解?
各位看官喜爱之时,请点赞关注,感激涕零,倍感荣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