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循环渐进中 反思: 为何双方沟通有矛盾? 感觉应该是 说话的态度 语气 和用词 导致对方产生 抵触和 不好情绪 。 多听 多想 少说 少冲动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 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 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除了《阿弥陀经》是不问自说的经典之外,基本上其他的都是有个事缘,有人提问佛陀才予以回答。而这次就是长老须菩提了。须菩提长老在佛陀的十大弟子里面是解空第一,也就是他老人家已经对空性很是有心得也能够毫无障碍地为他人解释。我们也知道《金刚经》其实是般若空观里面的经典,为什么须菩提长老还要问呢?难道他不懂吗?其实很多时候这些长老菩萨们都是借提问来让世尊回答开示给大家听的。有点唱双簧的感觉。不过接下来在《金刚经》里面的对答就是戏肉所在,精彩绝伦!
我们很多时候知道了一些皮毛东西就自以为了不起,到处宣说,好为人师 - 就好像末学这样。其实是很要不得的!既然须菩提长老已经是解空第一,为什么还要低声下气的说话呢?难道不知道一切相皆虚妄吗?但是还是“偏袒右肩,左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啊!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师兄觉得自己不能着相,佛来佛斩,一切都是一摊屎。其实禅宗公案里面的精彩对白和行为都是应当时之机而说而行的,不是动不动就将人家骂个狗血淋头。佛法(不论是任何一个流派或宗派)都不坏世间法,该尊重的要尊重,该行的礼数还是要行的。
这品里面的“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这部经典的核心了。即是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如何“住”,如何降伏这颗妄心?这里也就是我们凡夫常常喜欢有一点依赖,可以有个靠山依靠着。我们常常会说到“要把心态放正”,也就是说如何定好自己的本份本位。在待人处事上,我们可能会有时候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也可能会有时候心里没有底有点心虚。这些也就是我们心的所“住”之处。而长老须菩提在这里就是问佛陀那些有善根的男女发了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心”应该将心态如何放呢?还有这些发心了的因地菩萨们如何去降伏这个被习气熏陶了不知道多久的妄心呢?
但是如来为何要说出来呢?当然是佛陀的大慈大悲,要护念和付嘱诸菩萨。不是说自己高高在上了,已经成就了,就可以摆个架子出来,其实反而应该是慈悲不断。所以佛陀就答应为众善男子、善女人开示了。
在生活中我们也是一样要将自己的位子放好,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去看住这个妄动之心使到其不再成为我们的障碍。我们有时候会认为自己的职位或者学历应该得到一定的报酬或尊重,但是当事与愿违的时候我们就非常懊恼,觉得人家看不起我们,或者在针对我们。这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的学历背景或者职位“应该”得到一定的对待。这些说到底其实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认为”所以才导致我们执著于“应该”上。这部《金刚经》就是教我们这个心态是怎样放才是发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而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心态也就是如何降伏其心了。心态没放好就会有烦恼,心态放好了才是真解脱。在事上在理上都能够圆融自如、洒脱自在。这不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要活得潇洒自在吗?
5.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