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追寻”或“逃离”

“追寻”或“逃离”

作者: 开心panda | 来源:发表于2017-10-14 19:29 被阅读0次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句诗词出自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原词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词人对理想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梁启超对此词的评价为“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美人形象乃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王国维把“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

在社会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今,这种“寻她”欲不断高涨,岂止“众里”和“千百度”,与此同时的浮躁感也不断攀升。马不停蹄的追寻得到的又会是什么呢?或是寻得自己所需,从此安稳度日;或是继续追寻,换言之,不停的逃离,逃离现实所存在的。直到“蓦然回首”时,才有可能看见“那人”。这里的“那人”或是人,或是事,或是物,或是思想······怎样才能“蓦然回首”?

克里希那穆提在《生命之书》中如下写到:

我们总是在追寻某个永恒的东西——永恒指的是会延续下去的东西。我们发现自己身上的每一样东西都在改变,譬如出生、老化和死亡。

很少有人能说出“我不知道”之句话,如果能说出口来,所有的恐惧自然会止息下来,因为这么一来记忆的活动就止息了

已知只能透过思想来运作,也就是记忆面对眼前的挑战而产生的反应。很显然我只能觉察自己思考的整个过程,我必须认清念头不论多么细致、多么高尚、多么愚蠢低下。

或许我们无法做到像克里希那穆提那样,看透了生命,或许我们可以尽我们所能的去感受生命,感受所拥有的一切,感受当下所能把握住的一切,感受做每一件事的瞬间,感受每一次微笑,感受每一次皱眉,感受每一次呼吸!

“追寻”或“逃离”都不如“认得当下真”!

相关文章

  • “追寻”或“逃离”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句诗词出自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原词为:东风夜放花千树,...

  • 逃离——追寻

    我想逃离,想逃离这块土地!去追寻,追寻你! 这里它一点都不好,不是因为它如何只是因为你不在这里。我知道你有...

  • 思定

    总想着逃离 逃离熟悉的环境 逃离不想背负的责任 离开这熟悉的地方 去寻找另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于是我追寻 追寻新的...

  • 生活在原处

    不知何时,我开始频频感怀“追寻”这个词,换一个角度说就是逃离,逃离固有的生活圈子,逃离格格不入的价值观,逃离外...

  • 空间游戏

    你苦苦追寻的远方 也许正是有些人想逃离的地方

  • 命运或逃离太阳

    (一) 这是太阳派给风的差事 每年海风都会搜刮走一大批试航的孩子 像一个农夫踏着时节而来 从果园里采摘走成熟的果实...

  • 《逃离或想往》

    黄岩/文 我之所在 是某条路的起点或终点 这条路延伸的方向 是两个极端 或者逃离 或者想往 2017.06.24

  • 或清醒或迷茫的不懈追寻

    生而为人,某种程度上我们有着优于其他动物的自信。因为我们是如此的自信,以至于我们常常身处困境而不自知。我们...

  • 偷渡者的哀歌

    以失丧自由的方式 追寻自由 以逃离国的方式 逃离地球 有权的,呼风唤雨后,走了 有钱的,盆钵满满后,走了 而你们,...

  • 远方

    身处在喧嚣的城市,苦闷的境遇,我们通常想要逃离,逃离周遭的一切,远远的抛开,去追寻,心中那个干净的,祥和的,远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寻”或“逃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hf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