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是两位日本作家编写的一本关于阿德勒心理学的著作。阿德勒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同时也是思想家和哲学家,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他和弗洛伊德荣格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的思想更能给予人们奋发向上,完善自我的“正能量”。
这本书是以一个青年与哲人之间的对话形式展开,对阿德勒认为的“世界极其简单,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加以分析。告诉人们: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所谓的自由就是被讨厌。而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我在开始读的时候也会对某些说法产生疑惑,如书中的那个青年一样一下子难以接受。觉得他的一些观点颠覆了我们惯有的认知。比如他主张目的论,与当时颇负盛名的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完全相反,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现在的性格习惯都可以从过去以往经历中找到原因,过去是现在不幸的罪魁祸首。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都是由过去决定的,而且很难改变。
而阿德勒认为现在的一切与过去无关,过去对于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但是我们可以赋予经历以意义。人生是由自己选择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了某个“目地”而活着。
说真的,我一直觉得每个人的现在都和他的过往有关,人多半是由以前的经历塑造今天这个样子,怎么能说毫无关系呢?比如我所在小区有个老人拿着高额退休工资,却经常捡破烂卖。这可能与她年轻时生活艰难,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有关。一个活泼自信的孩子大都与他从小所在的健全有爱的教育环境有关,而一个自卑怯懦,内心偏执的人也必然受出生环境及家庭的影响,有因才有果,人是环境的产物。
但是,仔细品读后,才发觉阿德勒的主张并不是否定过去的存在,而是让我们放下过去,它也许会对你的现在有影响,但并不能决定你现在和未来,而我们要做的是如何看待它,如何赋予它意义。就如《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弗兰克尔在纳粹集中营的那段悲惨经历并没有让他消极痛苦下去,反而赋予他更坚强的斗志与勇气,更加积极乐观面对人生。
原因论的表现是“因为老师对他不好,所以他才不想上学。”“因为看对方不顺眼所以想跟他分手。”“因为有那样一个上司,所以无法好好工作。”
而目地论是把因果律的逻辑倒过来看:“因为自己不想上学,才说老师对他不好。”“因为想与对方分手才看对方不顺眼。”“因为不想工作,所以才制造出一个讨厌的上司。”
不难看出,前者是认为有因才有果,而后者认为先有后面那个目的才找出前面的原因。阿德勒把人际关系中的一切事情都用目地论来解释。
如果找原因,当下所谓的一些不幸,困境有可能只是一种借口,其目的是逃避必须付出努力,因为努力后有可能会失败,有些人宁愿忍受前者,也不愿遭受后者。比如说一个患脸红恐惧症的女孩,她想治愈去向心仪的男孩表白,心理学家却判断她是需要脸红恐惧症,因为她最怕的是被自己喜欢的人拒绝,以及失恋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她选择了从一开始就逃避。活在“如果…就……”的幻想中,需要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原因论主张人是被过去决定的,受到过去的限制。目的论强调自由意志,人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即使拿到一副烂牌,你也可以试着去把它打好。
这么看来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或决定论虽有道理,却容易使人人陷入悲观主义和虚无产主义,就比如你生病了去看医生,医生给你分析了一堆为什么会得病的原因,可是对你有用吗?你需要的是如何治愈病痛。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将看不到希望。
而抱着目地论的想法,主动权才掌握在自己手中。
重要的不是被予给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无论之前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没有必然的影响。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经历,以及此时此刻的自己,决定要过怎样的生活。
所以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同时也是“使用的心理学”。他说我们人类并不是会受原因论所说的精神创伤所摆弄的脆弱存在。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
他还强调我们要活在此时此刻,不必关注过去,也不用考虑未来。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已经发生的事再去追问,去回顾并没有多大的意义,而是应该向前看,思考”今后能够做些什么?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活在当下吧。”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好好把握今天,只有努力的过好当下的每一天,你的未来才有无限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