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方丈语录精华(二)

方丈语录精华(二)

作者: charmzyn | 来源:发表于2018-03-04 21:57 被阅读0次

    对一个连接者而言,最合适的收入模式,可能包括基础设施服务费(比如云服务、支付)和连接服务费(往往体现为广告收入),而最体现连接效率的,也是这两个部分。因此,广告就不仅仅是一个收入问题,而是衡量腾讯作为连接者的重要能力的问题。

    在过去的这个季度腾讯的收入增长了61%,达到652亿元(合98亿美元),在如此大的体量下仍然保持了成长型企业的高速增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但考虑到同样是社交网络巨头的Facebook和同样在中国市场的阿里在过去数年也保持着高速增长,其中Facebook在过去这个季度的收入为103亿美元,同比增长47%,而这些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广告,你就必须对腾讯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过去这个季度,腾讯来自广告的收入为110亿元,仅增长了48%,占全部收入的16.9%。论对增长的贡献,在全部四个业务中垫底,贡献排名前三的业务分别为网络游戏、以支付和云服务为主的其他业务、社交网络。

    作为一项对流量严重依赖的业务,过去两年,腾讯的广告业务并没有随着其移动流量地位的快速提升而同步强化——据不完全统计,腾讯占据了一半以上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时长。

    2015年,是腾讯广告业务的巅峰,当年收入增长了110%,而当年公司整体收入仅增长了30%,其中广告业务贡献了38.7%的增量。但那之后便突然脱离了高速轨道,去年广告业务的增速降到了54%,而今年以来已经有两个季度的增速低于50%,低于整体收入的增长,其在整体收入中的占比也呈现下滑态势。

    这可能部分要归咎于其主要产品微信从去年开始的用户增长逐渐逼近天花板——去年同期其微信月活跃用户数的增长仍然有30%,但今年这个季度的增速已经下降到15.8%,还有一小部分可能归结为内部广告系统的调整,但却也反应出其广告模式可能仍然建立在粗放而非技术基础上,因此对用户增长更加敏感。

    目前,腾讯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流量的内部化来实现,即通过将流量引向自己的游戏、社交业务来变现,但Facebook为了体现自己作为平台的中立者地位,严格限制了自己介入具体的业务。

    如果将游戏、社交网络的业务视为外部合作者的业务,并且假定腾讯只收取广告收入,以及假定腾讯的总体用户时长是Facebook的一半,则目前腾讯的流量转化效率可能只有Facebook的一半左右的水平。

    由于腾讯将自己定位于连接者,而对一个连接者而言,最合适的收入模式,可能并非亲自介入具体业务,而是类似基础设施服务费(比如云服务、支付)和连接服务费(往往体现为广告收入)这样的模式,而最体现连接效率的,也是这两个部分。

    因此,广告就不仅仅是一个收入问题,而是衡量腾讯作为连接者的重要能力的问题,包括连接的广度、深度和效率。与广告的令人担忧相比,腾讯在与连接基础设施相关的云服务和支付上却继续表现良好。

    在本季度,包括支付、云服务在内的其他收入增长了143%,在收入中的占比从一年前的12.4%提升到了18.4%,对增长的贡献也达到28.7%,仅次于游戏的35.2%。尽管增速也随着基数增加而逐步放缓,但基于模式的有效性以及腾讯连接者战略的继续实施,用不了多久,该部分可能就会成为公司最大的增长引擎。

    与此同时,游戏这样的自有业务的增长估计仍然会维持一段时间,目前其来自移动端的游戏在所有游戏中的占比刚刚超过50%,根据另外一家网络游戏巨头网易的经验,这样的水平尚有较大的空间。

    因此,尽管鉴于其主要增长引擎都只是在按部就班发展,以及其在广告上的表现,我只会给予这份财报打70分,但我仍然坚持5月份的判断,即腾讯市值在三年内可望站上万亿美元。

    尹生价值观,只聊与互联网有关的、正在创造或毁灭价值的方法和趋势。你也可以前往雪球查看尹生的专栏文章,或者加微信号jiazhixian_1与尹生一对一交流(添加时注明真实姓名/行业/公司)。申明:本人持有腾讯的多头仓位,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

    对啊,你不理解别人的情绪,却急于纠正别人的“错误”,那除了给人添堵有啥意义呢?父母发这些给你,本质上也是希望跟你交流,只是他们可能找不到别的交流的素材。 对错没有那么重要,其实这个反映了你父母的恐惧和焦虑,关注这个才是有价值的

    一定要记住,你认为的“真理”,也只是局部真理,阶段性真理

    我很希望你来嘉年华搭石头。

    这种事情雪球上过去发生过很多,将来也会持续发生。股票交流,涉及到大家立场、观点、利益的根本性分歧,发生激烈的争论很正常,由正常的争论演变成人身攻击,也难于完全避免。每一宗具体的个案里面,正常争论和人身攻击,正常用户和“喷子”,界限并不会如有立场的人看来那样清晰。

    雪球在这些争论里面,不会介入用户之间的是非判断,对于能够确定是人身攻击,甚至有可能违法犯罪的,接到举报后会进行处理,但处理的速度和效率,也会受制于工作流程和人力资源。同时雪球会致力于从产品层面进行持续的改进,让大家尽量跟相匹配的用户交流

    腾讯的TIM会做起来嘛?会,企业微信已经做起来了。Tim、企业微信、企业邮箱、小程序、公众号、服务号,都是企业服务的入口,可以替代大部分机构的自建互联网服务系统

    下个工作是否“如意”,如果你认为取决于工作的话,那么就一定永远不如意;如果你认为取决于你自己的话,有一定概率会变得如意一些

    你觉得你可以试试。如果业绩持续的话,有吸引力的。除了业绩,也要让自己的投资策略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对的,所以现在小程序看起来不温不火,长远来看价值是非常大的,公众号/服务号+小程序,可以解决大部分服务与客户的链接。

    如果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或者互联网的链接能力,提升投资工作的效率,是靠谱的,当然这事不是今天才有。

    如果想靠一个模型获得持续的超额收益,我只能说,这样的梦想从古到今都有,从来没有成功过,以后也不会成功。

    现在很多流行的“智能投顾”,都犯了把结果当原因,把现象当规律的错误

    因为人生本来没有意义,意义不是“找到”的,而是自我赋予的,所以你如果是去找的话,一定是找不到的,这是人生的常态。人性善恶相见

    写好并不比炒好股票容易

    年化收益20%,有可能达到(主要由运气和市场波动加持),但绝不能预期达到。比如巴菲特过去长期的投资年化回报大概20%,但你要预期任意三年的时间段内达到,他绝对不敢保证

    还是谨慎保守一些好,尽量降低投资人的预期才是更好的姿势

    我觉得教育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是为数不多的,有可能根本性改变人的生活质量的东西,但也得承认,教育无法改变:先天的禀赋,和后天外部环境的偶然性。在这个前提下看教育的作用,就可以不对它寄予太高的期望,避免由此带来的失望和过度焦虑

    游戏是很好的商业模式。投资游戏的难度在于,单款游戏的持续运营时间,以及游戏公司新产品的成功概率,不好把握

    单一用户,分享(生产内容)的频度一定会持续衰减;而同时,单一内容消费用户,信息量、认知水平,却一定会持续上升。所以你可以认为雪球没有什么变化,也可以认为,一直在变化中,因为用户在变

    1、什么时候、什么资金量进入股市都可以。但要分清楚哪个才是你现金流的主要来源。在本金有限的情况下,工薪才是现金流的主要来源。惟持现金流最重要。

    2、可以看看《聪明的投资者》《不落俗套的成功》《您厉害,您赚得多》(本人著)。

    3、我有100万的话,买$雷石价值基金(美元)(P000411)$ 。因为我对这个管理人(我自己)比较了解。如果你对我并不了解,不支持这样做,可以做最稳妥的配置

    用户行为是市场运行的结果,不能倒推

    如果有能力在股灾时注入流动性,这辈子不大富大贵都不行

    其实不是这样子的,据我观察,水平越高的投资人越乐意分享,又是写书,又是写信,又是开大会宣讲,有时候,还为“受众”不理解不接受他的“分享”而生气。

    真正的问题是,分享与受众的预期差距很大。分享的往往是一个思路,一个观点,受众却想要一个代码或者一个绝技,据此操作保证发财

    人投资,不是为了成为一名价投,而是希望能挣钱。所以对你来说只有一个问题是真的:这钱是不是可以一直赚下去。如果是,那就没有问题

    还是多留点时间,搞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在投资这个事情上,都是没赚钱的认为自己有投资水平,赚了钱的认为自己没有投资水平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国古代的主要产业是自给自足的种植业,需要交换的生产要素很少,无法形成太复杂的、互利的社会分工,所以在财富分配方面,基本上只有两种人:交税(耕种)的和收税(不耕种)的,如果你是耕种者,那么你穷定了,你致富的惟一办法是挤到收税群体里去

    在中国古代,比较稳妥的致富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做官

    你有什么问题,悬赏一下就挺好。我试过多次,最有价值的答案通常并不来自你认为的已经“德艺双馨”的人,而是来自于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不知名的ID。所以没有必要把人分成“德艺双馨”的人和“德艺不馨”的人

    好未来新东方的老师收入已经相当高了。但是它们的模式,成本结构比全日制学校要好很多,所以这部分不会吃掉利润

    您说得太对了。课外辅导为什么模式比K12学校好?就因为它的效果是可量化的,如果质量好,就会立即转变成产品提价能力。//@秦淮河畔几百年:回复@不明真相的群众:非可量化结果的产品,消费者预期总是高于所得到的,所以在可控成本范围内,永远达不到消费者预期

    我觉得k12学校问题不在管制,而是商业模式不好,口碑(质量)和利润率有矛盾,不能正向循环

    三观是用来毁的,你看看牛顿、爱因斯坦的三观到晚年还在变呢

    性格单纯善良的人特别容易在社会上立足啊,因为大家都会信任他,帮助他

    看到全知全能视角的叙述,我都持怀疑态度

    我觉得,作家写的东西,跟企业经营的实际,总是会有一些差距。//@工程思维:回复@不明真相的群众:觉得《大败局》写得咋样

    非常赞同,基本的逻辑训练不过关,是认知错误、无谓纷争的重要源头。//@非完全进化体:回复@投资的哲学:我觉得投资者最应该读的是统计学,概率学,语言逻辑学,微观经济学和心理学(主要是误判心理学)

    我觉得在人均GDP20000美元之前,不用担心//@在路上20162017:回复@不明真相的群众:沪深300指数基金的收益率这个大概能维持多少年?

    小米这个体量有可能把TMT企业的上市主场,从美国转到香港,再加上港股通,能解决内地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如何看待自己投资的企业,自己投资的企业家的缺点,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给股东创造价值的企业家,千人千面,不好总结;毁灭股东价值的企业家却有些共同的特征,比如:

    1,喜欢自拍的。他越长越帅,股东就越长越丑。

    2,喜欢谈情怀的。他的情怀越来越高,股东的钱包就越来越瘪,原来,他购买情怀是股东支付的。

    3,喜欢总结成功经验的。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股东的失败就是必然的。

    4,喜欢追风口的。啥热点他都能追,风一停掉地上,发现自己才是那只猪。

    5,格局很大的,上下五千年,环球八万里,没什么他不知道的,他知道得越多,股东就知道得越少。

    6,有一股淡淡的哀伤的,总是觉得社会对不起他,国家对不起他,客户对不起他,员工对不起他。。。他对得起全世界。。。

    不是这个原因。发多个产品主要是:1、多渠道。2、多策略。3、管理人想分散“择时”风险

    在认知公司方面,上市公司员工有一些信息优势。但是,上市公司里面一个具体的业务环节,对于认知公司,价值是有限的,甚至,单纯的财务数据价值也是有限的。在经营面对非常多不确定性的行业和公司里面,业务上的单一信息,更不容易得出对公司、行业的判断,这种时候甚至公司管理层也很难看清楚公司和行业的未来。

    在认识资本市场和认识自己方面,上市公司员工和外部投资者,就完全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上市公司员工并不占优。而这两个认知,可以说决定了投资者盈亏的根本

    你不用管别人的心目,也不用管大城市人的想法,自己赚的钱,是真的就行

    本质上不是缺一个“流量入口”,而是产品型态和商业模式有本质的不同。腾讯和阿里能聚巨量用户,本质上是因为它们产品型态的平台模式:用户提供服务,用户服务用户,用户生产内容。网易主要型态还是一个给C端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大商家

    觉得投资的真缔不是占什么先机,而是尽量少犯错误

    美国人的居住方式,跟中国人有很大区别,就是美国以独立屋为主,中国以高层公寓为主;美国人主要住在郊区,中国人主要住在市区。

    很难说这两种居住方式哪种会更好。比如说,上海深圳市中心的社区环境, 是美国城市中心根本没法比的。但是,长岛的环境又是龙岗区没法比的。

    如果中国的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的很多郊区、乡村会接近美国郊区的环境,这种情况在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很多地方已经达到了。

    从远古社会以来,聊天就是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你可以试着去做一个看行不行。我的看法是,这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密可保,大体量的需求是想让别人知道而没有办法

    我们往往低估了一个事物带来的长期变化;高估了一个事物带来的短期变化

    “流量”和“质量”并不是矛盾的,相反,没有质量最终就会没有流量

    很少有事情像赌博的吸引力那么大,这是很正常的。(声明:本回复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不明真相的群众[¥6.00] 过去两年股票收益远大于薪水,工作越来越没有激情,怎么破

    我问你,你补牙的时候,是把客人的好牙都敲掉,让他多付钱,还是把他坏牙补好,让他介绍朋友来呢?//@橡树木棉:回复@不明真相的群众:方丈讲讲这个策略的深远意义在哪里?体会不到。。。

    $Facebook(FB)$盘初跌5%,该公司此前宣布调整信息流(News Feed),优先展示与家人、朋友相关的分享和评论内容,减弱出版商和品牌商的存在感

    整个行业在走上坡路。直播大战已基本结束,正走向寡头时代。是主播还是平台挣得多,你稍微看一下财报数字就明白了。当然,是有流量的平台挣得多

    目前来看腾讯是比FACEBOOK贵。FB改变流量规则,是小扎的决策,他对产品比我们更加爱护,他一定是出于追求最终更好的结果而改,如果无助于达到更好的结果,他也比我们更有动力调整规则。(声明:本回复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不明真相的群众[¥66.00]方丈,如果现在买入facebook或腾讯,长期持有,哪个更合适?我先总结一下方丈和网友之前的看法:腾讯有三驾马车:游戏,投资(收益暂未反应到账面),微信支付(可能会发展为类似银行),另外还有云服务等(这个我一点都不懂)。而facebook好像比微信多了一个功能,收入主要靠广告,用户更广泛且消费力高。自己觉得貌似腾讯现在比Facebook贵好多。不正之处,敬请指正,谢谢。另再请问如何看待facebook改变流量规则

    投资追求确定性,目的是挣钱;赌博享受不确定性,目的是取乐。搞错了目的,后果会非常严重

    纸媒肯定会烂过钢铁造船。钢铁造船只是周期性的产能过剩,纸媒是渠道作用完全被置换了,不可逆

    世界上并没有一个上帝指派给你的爱人,或者一份留着等你揭封的爱情,在某一处等你。爱人是找来的,感情是双方持续投入积累起来的。如果你需要的话,就去找,就去投入,就去积累

    没有什么影响。你仔细看一下热门主播,颜值的权重远远没有想像中高。需求是多方面的,审美是多样化的

    我来大言不惭地对这个复杂的问题作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大市值”将是永远成立的一种选股策略,而“小市值”则只是阶段性成立,长远来看并不成立的一种选股策略。

    都是市值因子,为什么一个成立一个不成立?

    “大市值”说明:公司所处的行业规模足够大;公司的经营优势足够大;同时,它的剔除法则是市值相对整体市场急剧萎缩了剔除,那么要么说明行业不行了,要么说明公司不行了。从这两个纬度,“大市值”都暗合了一种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的规律,所以是永远有效的。

    “小市值”说明:公司所处的行业规模不足;公司的经营优势不足。但当然,有的小行业和小公司会变成大行业和大公司,但这时候这家公司却将被剔除出小市值指数;有的大行业大公司因为相对整体市场急剧萎缩,这时候它却进入了小市值指数。你们不觉得这完全是不对的吗?

    所以小市值股跑赢大盘,只是某一些时间段的现象,而非规律。根据现象而非规律投资有可能赚到钱,但会在真正逆转的时候,把前面赚的钱全部赔回去

    说明雪球女用户少呗(声明:本回复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不明真相的群众[¥6.00] 方老师,为什雪球经常讨论智商税都围绕着中医、保健、功夫,却没有讨论化妆品、整容、手提包之类的,是不是广大大V都害怕老婆啊

    这些都属于你认为会带给你超额收益,实际上,只是满足你精神需求的产品

    听起来你终将富有。。。

    收起

    刘彦伟

    我不知道什么牛市不牛市,我现在拿到股票都还低估甚至很低估。苹果、fb、腾讯三驾马车都还有很大潜力。苹果和fb的现有业务在欠发达国家还是起步或发展阶段,新业务还有很大想象空间。腾讯你可以这样想,工行估值5000亿美元都不贵,腾讯怎么也值三个工行吧。我的第一重仓陌陌还是地板价。我留下的传统行业建行和农行仍仅仅7倍市盈率。

    请问方丈,微信支付相对于支付宝的商业模式优势除了高频对低频以外还有什么?微信支付的空间有多大?

    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优势是高频(大部分用户在手机屏幕上很容易找到微信,不一定找得到支付宝)。将来,如果小程序做起来,在支付场景上也会有一定优势。

    微信支付的空间可以确定很大,具体有多大,我估计马化腾张小龙也搞不清楚

    快手是一家产品非常符合互联网精神的公司:1、用户生产多元化的内容。2、用户消费个性化的内容

    1、大部分人没有耐心看完一部120分钟的电影,更没有耐心看完一篇字数超过500的文章。与书籍、报刊、电影、电视剧这些媒体形式相比,短视频是目前为止,消费门槛最低的媒体形式。这意味着它有极为广泛的受众。

    2、用户在短视频消费上表现出的需求的多样性,是传统的内容生产方式完全满足不了的。所谓传统模式,是由少数人、按少数既定模式、生产少量内容。为什么一定要由冯小刚来拍电影?为什么电影必须是120分钟?为什么中国人一年只能看20部进口电影?用脚趾头想一下都知道这些有多荒唐。所以内容生产必须交给原来的少数人之外的多数人,打破所有的形式约束,生产海量的内容。

    3、互动(包括但不限于评论、打赏)是内容消费的重要环节,无互动的内容是残疾人。

    4、规模和品牌调性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人喜欢快乐,远远超过喜欢健康

    人与人总是很难相处,远则怨,近则不逊,这是所有人共同的困境。如果说有什么解决之道的话,也简单:做好自己,减少对他人的需求,多付出,少索取

    如果你“双盲测试”一下野猪和家猪,野鸡和家鸡的肉,可能就不会同意“野生”的味道好这个结论了。但是散养的猪和鸡鸭有可能口味确实比工业化饲养的好,这个应该主要是饲料投放强度和生长周期决定的

    Facebook.(声明:本回复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不明真相的群众[¥6.00] 方丈,如果让你现在选一个买入,你会买哪个?Facebook, Tesla, 好未来,陌陌, 网易

    微信是完全为移动互联网设计的,所以它在手机上的体验一开始就是优于手Q的

    一条的创始人徐沪生跟我说过一句话,叫做:转型不转行,我觉得说得挺有道理的。他们自己生产内容的方式,会导致规模和多样性有限

    不是成本决定价格,是需求决定价格。从效用上来说,电子书被反复阅读、批注、引用的概率高过纸质书很多,你可以从效用的角度得出结论:电子书卖得太便宜了

    :如果腾讯云内部都没用起来,对外支撑能力可想而知,所以说云平台还是有差距的。另外,阿里云与阿里既有业务(电商)的关联,也就是AWS与亚马逊电商业务的关联关系,无关又有关,云平台能力对大数据分析和进一步提升销售能力都有推动效果

    做视频网站,最早大家都想学YouTube模式,让用户生产短视频。

    但做了一段,发现两个问题:用户生产的短视频数量很少(当时有个结论是中国人不会拍那种搞笑短视频),短视频没有“商业模式”(客户不愿意在上面投广告),于是纷纷转型播电视剧-拍电视剧,看起来需求和模式比较清晰。

    可谁想到几年过去,播电视剧-拍电视剧的,模式倒是清晰了,公司却陷在规模-成本-利润的泥潭里,而快手、抖音却挟一帮乡村马杀特用户,真正把UGC做起来了,活得风生水起。

    这个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事情是:

    1、手机取代了PC。

    2、网速做到了随时随地流畅播放视频。

    3、UGC平台重新定义了用户群体和品牌调性。

    明确自己的目标,对提升人生的质量应该最有帮助

    这是一种正常的心态,大跌才能买到便宜货呀

    不太会逃顶,我卖出的股票通常还能涨很多,有一个组合叫方丈卖出概念股,收益很好的

    本市场就是由无数多的意见分歧、信息不对称构成的

    既然要工作,就以发展为主要诉求,所谓离家远一点,工作量大一点,根本不是个事

    因为什么原因买,就因为什么原因卖。腾讯的主要收入是人民币,所以,港币相对人民币的汇率,也许会造成股价的波动,但对公司的投资价值没有任何影响

    ,一个人成为优秀的码农,在互联网公司工作,通过工资和期权收入致富的概率,大概是炒股致富的1000倍左右

    没有人能够完全无视波动,因为股价天天在那里波动。但是对于波动我们能够做什么呢?最好的办法是我们能够掌握波动的波律,然后高抛低吸,这样赚钱就太容易了,很快我们就会把全世界的钱都赚到。很多人天天为此努力,但是,目前我还没见过成功掌握波动规律赚到全世界钱的人,倒是见过几个承认对于波动我们无能为力,然后慢慢变富的人

    也不要投入更多本金炒股,还是先把工作做好,把工资提升起来

    用户付费的意愿:快乐>利益>知识。所以知识付费的市场规模是有限的,客户获取的成本是高的,客户维护(续订)的难度是大的

    投资还是尽量别拐弯,一拐弯就会衰减

    这个应该咨询@张一鸣

    在我这个旁观者看来,可能的原因是:

    1、顺应了足够大的需求。

    2、有正确的方法论,不预设需求(比如说某一类内容才是好的),不赌路径(比如这个方法可以横空出世颠覆别人),在已验证的需求和方法上小步改进,迭代完善。

    3、在这类产品的核心技术算法上有足够的投入和积累。

    4、有足够合理的激励方法

    跟对方准确勇敢地表达你的感受,提出你的期望,而不是讲究什么沟通技巧

    今日头条的产品定位跟腾讯差异还是很大的,跟微博会更近

    1、要准确理解腾讯在游戏产业里的角色,根本上说,它是一家游戏分发运营商,而不是一家游戏开发商,这是他和大部分游戏公司的区别。所以它对单一游戏产品的依赖是非常有限的。只要腾讯用户的游戏需求还在,腾讯就一定能有发布爆款游戏产品的能力。2、阿里云现在市场份额领先腾讯云,主要得益于清晰的战略和强有力的执行。

    1、你的观点到底有没有独到之处?2、你的表达,是否清晰地表明了你的观点,并且有充分的依据和清晰的逻辑。如果这样,写作肯定就是合格的

    ,鬼神不存在于认知范畴,而是存在于情感范畴,而情感是波动的。比如白天走在长安街你不会相信有鬼,晚上呆在乱坟岗你就会相信有鬼。教堂唱起圣歌的时候,经过的无神论者也会受到感染

    现在这个阶段,我觉得,不一定急着抄个股的底,但市场的混乱中,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处的套利机会

    不用单独估值,可以从两方面去看腾讯的投资:1、腾讯做用户与内容、服务的链接,腾讯战略投资的主体,就是这些内容与服务的供应商,他们给腾讯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使腾讯更加强大,这些投资业务的价值,最终会在腾讯的主营业务上反映出来。2、用户链接的终端会变化,腾讯投资的另一个主题,是新的可能终端(比如汽车),腾讯这些投资,能起到一个心理上的防御作用,但按现在的眼光来看,很难指望万一腾讯的主营业务(即时通讯)不行了,这些投资能起到诺亚方舟的作用

    新的一年,你是希望自己变得更帅一点呢?还是希望自己的智慧再多一点呢?希望钱多一点

    如果明确这件事情有害,当然应该制止。当然,引导他人“走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很困难的,因为对于“健康”,大家的理解是不同的

    人的感受,都只能从自己的意愿、偏好、利弊出发,而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场

    能拿到黄金地段,就是商业地产的核心能力,这个是运营能力+资本能力+公关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比如万达这种,是越来越难拿到黄金地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运营能力有缺陷,无法给地段更高的商业价值,同时这种地段的土地价格也不符合万达的商业回报率,同时,黄金地段少有匹配大量的散售物业,所以也不适合靠散售物业平衡现金流的开发商

    大悦城运营能力是从第一个项目就体现的,就是并购改造的西单大悦城,开业就招来了国内最强的快时尚阵容,后来也招来了北京第一个苹果直营店,并创造了全球第一的销售额和客流量,库克曾经亲自去给西单大悦城镀金

    接下来的两个“自建项目”,朝阳大悦城和天津大悦城,也是继续成功,朝阳大悦城2018年租金有可能就超过西单大悦城,我去过的项目,朝阳大悦城我认为是餐饮招商第一,设计师服装品牌招商第一,因为西单的成功,朝阳大悦城和天津大悦城也招到了天津第一家苹果直营店,除此之外,沈阳大悦城是东北第一家苹果直营店

    天津大悦城是全国第一个测试街区的商业物业,并大规模执行,效果很棒,其它购物中心都在模仿这种商业形态,这是大悦城的内部进化完成的

    大悦城是高强度运营和调改,比如朝阳大悦城2010年开业,是永旺的主力百货,2012年就解约清退了,然后重新定位招商,因为它的项目定位,这种百货形态是累赘(现在大悦城项目设计基本就淘汰了百货区的规划),还有朝阳大悦城的高区停车位,改成了街区形式的悦界,这都是内部创新,解决不好招租的商业面积,比如新开发的悦界延伸“拾间”,实际是个很深的动线,大悦城把它改造成曲径通幽的隐私较高的高端餐饮

    朝阳大悦城还率先学习SKP,做开架的鞋区卖场,这是百货的传统技法,大悦城学习这种技法是想提高零售的产值,再就是百货的SP营销活动,大悦城的疯抢节,从一年一次,到2017年改成一年两次,这也是在两个销售淡季,帮助零售商提高产值,帮助他们联单,联销

    天津大悦城销售,租金,回报,应该都是天津第一,没什么说的,战斗机,单位租金仍然两位数增长

    上海大悦城租金回报是最低的一个项目,因为上海土地实在太贵,而且作为后来者,大悦城在上海这样一个全是顶级运营商的市场里,并没有多少招商优势,但上海大悦城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它的名气至少是不小,首层招了不差的轻奢,也招了陈冠希的主力店,还有一些潮的我完全不认识的店(有家店是专门卖白T恤的),北座高区做了很不错的街区和顶层摩天轮,一般消费者可能不懂,顶上做个街区和摩天轮有什么难,实际这涉及到物业设计的很多问题,传统顶层是重要的设备安放区,要做成经营物业,就得重新安排设备安放的位置,这其实也算是一次内部进化的突破,上海大悦城租金回报普通,但是这个地块配的住宅比较赚钱,远期还有可以卖的商业和办公

    所以,在这些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大悦城一直在创新进化,包括物业的规划设计,只请顶级的设计事务所,并不能解决生意好坏的问题,设计公司是给你做专业的规划视觉,但生意怎么做,还得你自己会,指挥设计事务所如何符合自己的要求,比如大悦城现在擅长街区商业,和高区引流,设计公司就得在设计初期,帮大悦城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那些不懂做生意的开发商,就只能被动的选择方案

    所以,在这种推进过程中,它的商业能力就越来越强,就是沈阳这种曾经不顺利的项目,换个有能力的经理,它就会走上正规,回到增长这条道路来,回顾大悦城所有项目,年度租金增长是常态

    还有新孵化的春风里,可能就是新的进化形态,从近来的祥云小镇和悦街,可以看到中粮商业的常识,可能它实验已经完毕,可以推出完整的业态,所以就有了这一条线,而不是闭门造车,瞎创新,当然,最终行不行,还是产品说话,总体,在大悦城里,商业是最高优先级,住宅办公都靠边,都是可以出售的,商业是长期经营发展的

    大悦城的能力不见得有多么强大,但它定位准确,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它的运营能力,做年轻人市场,做客流,就是要项目旺,不去追求高投入的奢侈品,高端项目,实际很多做奢侈品的项目,看起来高大上,实际账本,各自清楚,大悦城这种客流旺的项目,成功率更高,初期投入更小,实际租金并不一定就低

    从资本运作来说,大悦城现在走的是一条低风险道路,通过减少项目权目益,资本循环,保证开发能力,降低负债率

    一直高负债下,我认为是迟早挨刀子的,只是迟早的问题

    你提到的并购基金,我还没有看到它有具体的并购项目出来,我理解,是大悦城牵头,去市场收购性价比高的物业,通过运营,使租金提高到并购成本合理的回报率

    这里边的秘诀,就是你买的够便宜,只要租金差不多,都可以回报很好

    从之前大悦城自己的并购项目来说,都买的非常便宜,比如长风大悦城,和西安秦汉唐,这两个项目都有相应的比价,长风大悦城交易时间附近,离的很近位置,我记得有一块地,只地价就相当于大悦城购买的单平米总代价,西安秦汉唐更是便宜的掉渣,我记得它买80%权益代价4亿多,14.5万平方,在这个商圈内,前两天披露,华润置地花了16亿买了9万平方的商业,说实话,我也不理解为什么大悦城能买的这么便宜,特点就是,大悦城购买后,会展开大幅的旧改,从物业形态,招商,定位,全部做重新的规划,我对这种旧改比较乐观,因为同样价格,连拿地都困难,旧改是一条全新的路,只不过这条路很难,这条路上的开发商更加稀少,香港的领展是很成功的一个社区物业改造运营商,但领展在中国的并购,我觉得价格都很不划算

    假如旧改这条路能走通,大悦城相当于多了一条发展道路,存量改造市场可能不差于新开发

    大悦城和中粮的重组,细节我不懂,我理解,是中粮地产想扎钱,它的底子又不好扎,全是住宅开发,所以用并购大悦城,顺便把增发做成,然后合并大悦城品牌,可以组合发展,对大悦城其实影响不见得多大,中粮地产现在深圳和苏州两个地块有规划大悦城,这是同业竞争的部分,大悦城散售住宅规模不大,实际和中粮地产冲突不多,大悦城的住宅大多是高价市中心的项目,规模都较小

    我觉得大悦城每年分红5-6亿港币,压力非常小,完全不影响业务,它现在处于现金太多的阶段,而且它近来出售很坚决,手上可供出售的旗舰物业还不少,然后就是它选择和凯德一样的发展方式,实际把风险释放给了市场,GIC和人寿这些伙伴和它一起发展,未来有了公募REITS市场,大悦城的项目回报率又可以符合资本化基础,空间会更广阔

    地产周期下行,我认为对大悦城是好事,本身它现在负债率就不高,加上有基金的弹药储备,地价和物业价格下降,是它逆周期的好机会

    当然,说到底,商业物业开发是个长周期生意,不能太高预期,它的增长会是长期的增长,不断的进化,各方面的进化,只要它人才培训能跟的上进化速度,它的进展就会比较顺利,要是人才跟不上,就可能出问题

    如果亏15%就“斩仓”,我的股票估计全部都卖飞了。。。//@Brighton渔人:回复@Stevevai1983:曹仁超的牛眼投资法, 是解决方法之一, 止亏不止赚, 亏15%就斩仓, 赚的时候, 就让利润跑起来

    表达真实的自己,诚恳更有感染力


    企业管理者说出这样的话非常不容易。

    我估计主要针对的是美的目前的状况:产品多元化,然而单品都没有绝对优势;随着多元化的扩张,管理效率和质量有下降趋势。这是很多企业都会碰上的问题。

    什么是企业发展的规律或者商业的本质呢?最大的规律是企业都有生命周期,都有兴起、繁荣、衰亡的过程,企业管理上的努力都是对抗这个周期。其次一个规律是,企业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任何企业,能够把一个行业、一个产品做好,就非常不容易了,都有很强的运气成份。但企业发展碰上问题的时候(比如主业发展遇上瓶颈),很容易希望通过多元化、全产业链发展去解决问题,但这未必真能解决问题,很有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这就象一个人跟老婆相处不来,希望通过换一个老婆解决问题;一个人对工作不满意,希望通过换一份工作解决问题。这样的努力未必奏效,因为,很大概率问题在自己身上。但自己的问题又岂是自己能解决的?

    作为一个纯旁观者,很容易指责企业这做得不对,那做得不对,然而在现实的环境中,很难有一个完美的决策。

    现在方洪波作为管理者有这样的反省,我觉得股东可以略微放心一些,至少他是清醒的

    有可能是几个原因:1、投资上的成就依赖于复利,复利需要时间,所以不是投资越老越吃香,而是老的投资者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2、相比别的行业,投资对智力体力绝对值的依赖较低,对经验、情绪稳定性的依赖性较强,这个年纪大可能有一些优势。

    你说得对,大部分事情我们都搞不清楚,然后会发生很多我们预料之外的事情,所以下注的时候要注意:

    1、尽量减少下注的次数,尽量买不需要卖出的公司,为什么呢?因为卖出以后还得买入,犯错的概率倍增。2、整个投资组合和投资策略,有容错能力。3、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的时候,要搞清楚到底是危机还是机会

    03-28 10:58 · 来自雪球

    看来打脸了

    。不过如果脸打得更狠一些,可以赚得更多一些

    //@不明真相的群众:回复@沃药帐庭SH608888:不到一周,今天的波动就会如夏天的一场急雨,不留痕迹

    $Facebook(FB)$ @不明真相的群众 方丈护盘呀!

    跌破200估计方丈会卖房子买特斯拉。

    方丈在二百二三的时候买入过

    我觉得前者更确定。对后者搞不清楚。(声明:本回复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我心--飞翔

    @不明真相的群众[¥6.00] 请教方总,您觉得FB上1万亿市值和推特上500亿市值哪个更顺溜? 另外再请教一下人民币兑美元中长期强弱的看法。6块钱问俩问题

    我认为可以。不过跌了你不要怪我。//@买好的更要买的好:回复@不明真相的群众:方丈,160的fb还能买吗?错过150的了! $Facebook(FB)$

    三个一直没想明白的问题:

    1、 $阿里巴巴(BABA)$ 的数字娱乐业务好像跟其他业务哪儿都挨不上,就那么孤零零地在那儿,如何发挥协同作用?张勇在投资日上讲的协同效应说实话很牵强。看起来就是花钱做点流量,不过这钱花得可真是很多。

    2、 $Facebook(FB)$ 为什么没有大力做游戏收入?我是完全不相信老外不爱玩游戏的说法,也完全不相信基因说,即使自己不研发游戏,也可以收购、投资,还可以只做分发,投资游戏公司和做分发不需要基因。

    3、 $腾讯控股(00700)$ 的朋友圈要怎么商业化?现在的做法太初级阶段了

    1,也许根本就是搞错了,搞错也是很正常。2,不着急,用户规模和粘性现在还是第一目标。3,不着急,有别的挣钱的业务,在还没十足把握的情况下,没必要把每条毛巾都拧干

    -----------------------------------------------------------------------------------------------


    我也是一个巴菲特的信徒,但我认为在这个事情上我们的看法和老巴有所不同,我认为互联网公司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价值投资标地,我们应该投资互联网公司。为什么呢?投资互联网公司的理由主要就是三个:

    第一,互联网公司的行业规模超出人的想象,是行业集中度非常高的行业;第二,互联网公司注定是高利润行业,利润高到什么程度呢?以前我们有个标语“抢劫不如去炒股”,2007年大牛市时大家说的,我们可以给这句话接一句,“贩毒不如投互联网公司”,别的行业的毛利润有个20、30,大家就觉得很好了,但如果互联网公司的毛利润低于50%,大概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互联网公司;第三,互联网公司实际上有非常深和宽的“护城河”,接下来我会向大家反映

    首先是讲利润率的问题。我认为利润率由三个因素决定:规模效应、自有用户比例、转化效率。讲规模效应,互联网公司注定有大规模的特点,但它也有不同于其它行业的特点,互联网公司在扩张过程中,规模效应特别明显,当它的用户和营收以倍数增长时,互联网公司投入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它营收的增长;

    第二,真正的互联网公司的营销和推广基本是靠用户口碑传播,成本是很低的。这个特点和另外一个行业比一下就会很明显,沃尔玛是传统商业的巨无霸,它每开一家商场都要投入相应的地产、物业,它的营收增长和投入增长是平行的,但互联网一定是交叉线,成本如果是这样的,它的营收和用户增长一定是远远超过,一旦互联网投资突破这个交叉点,它就进入到了暴利时代;传统商业基本每获得一个用户都需要付出成本,但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因为拥有自己海量的自有用户,它的每个用户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也就是说,当互联网公司有了自己的海量自有用户之后,它的用户成本基本接近于0。

    这些海量用户如何转化成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商业用户?因为互联网技术的提升,其转化率正在不停提高,转化率每提高一次,就意味着公司利润的上升。我们来看是什么决定了转化率。

    首先决定转化率的就是网站内容和交易关系,对应关系越好,转化关系就越好。来看三个网站:新浪、搜房、汽车之家。大家认为新浪的转化率高还是汽车之家的转化率高?(汽车之家),因为汽车之家的内容和销售这个行业的对应关系是好的,而新浪的内容和对应的交易关系差;

    再看搜房,转化率也是很高的,去年搜房的广告收入大概22亿左右。新浪作为一个老牌互联网公司,用户量远超搜房的公司,去年的广告收入也是25亿,这就可以看出行业对应带来的转化率的提高。

    比这种对应体效率更高的是单个链接的转化,类似于新浪、搜房、汽车之家,它的对应是泛整个的对应,但像百度、谷歌,它可以用关键词建立内容和广告之间的关系,所以转化率有了质的提升,像新浪这种千万用户量级的网站,它的广告收入是20多亿,去年百度有140亿(的收入)。

    除了关键词对应,提高转化率之外,还有一个大家经常忽略的转化因素:时间上的对应,也许你知道用户需要某一类广告,但你很难知道他什么时候需要广告,这就是FaceBook和谷歌的区别。

    2011年,谷歌的收入是350亿美元,FaceBook的收入是40亿美元,营收方面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它们的广告从本质上来说相似,都是关键词匹配的广告,不同处在于,谷歌广告出现在用户有搜索行为时,它知道用户什么时候需要广告,把广告送到它面前,所以转化率很高;FaceBook也许能猜到用户需要什么广告,但它不知道用户什么时候需要,所以目前为止它的转化率是低的。

    除了对应关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高转化率的东西:效果是否可以衡量。做广告销售的人都知道,说服客户的成本是很高的,如果你的效果不可衡量,你就要花大量成本,包括自己的时间、经济上的利益,付出这些来说服客户,但如果你的效果可以衡量,你说服客户的成本会一下下降,客户数量会增加得非常多,这也是传统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非常重要的区别。

    除了效果之外还有一个规律,交易业绩转化率越高,最典型的就是淘宝,淘宝去年的广告收入大概是89亿人民币,已经非常接近百度了,它的用户其实是离百度很远的,这是因为离交易比较近带来的转化率的提升。

    接下来我们讲互联网公司的“护城河”是怎么形成的:

    互联网的护城河主要来自于用户反复访问这个网站带来的用户黏性,黏性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可以分解一下,我认为大概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因为网站拥有相对独特的功能和体验,使用户反复访问。如果用户反复访问,这个用户就变成了你的自有用户,这是形成用户黏性的第一个基石。

    第二个基石,因为有互动,网站里形成了用户关系。大家知道,我们很难离开类似于QQ这样的即时通讯软件,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朋友都在里面,我们因为交互形成了互动关系。再比如说,我们很难离开微博这个产品,其实是因为微博帮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我们很难离开这个关系,从此可以得出结论,对于互联网来说,2.0永远是优于1.0的。

    第三个形成用户关系黏性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UGC,UGC是什么?用户创造内容。用户可以写一篇文章、发一条留言、上传一张照片。当用户创造的内容到了一定程度后,其本质上是把自己的虚拟资产放到了网站上,本质上是抵押了这个东西,重复访问网站的可能性**提升,这就是UGC形成的虚拟资产抵押效应,大家也容易得出,UGC网站的用户黏性高于传统网站。

    这三个因素形成了用户黏性,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第二、第三个因素会决定,越多人用的网站越好用,最后会形成的格局是垄断,从商业角度来说“垄断”是最好的词,因为竞争是利润的敌人,巴菲特最喜欢垄断,这个世界上垄断程度最高的就是互联网公司,我们看看这些公司形成的垄断地位。

    谷歌在美国的市场地位大概是多少?(80%),在欧洲的市场份额(90%多),这就是谷歌的垄断;FaceBook在社交领域的垄断大概到什么程度?淘宝在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垄断程度大概是多少?(80%);百度在中国搜索领域的垄断程度是多少?(78%);QQ在中国的IM领域垄断程度是多少?(90%);新浪微博在微博领域的垄断比例是多少?对此大家有争议,但按用户生产内容的比和用户耗费的时间,现在大概是70%几。垄断带来的行业集约化的程度都超过绝大多数传统行业的公司,垄断会带来什么?高利润,所以结论是什么?真正的互联网公司一定是垄断的,垄断带来的结果就是老二没有前途,非死不可。这就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

    作为投资来说我们要干什么?要投资老二非死不可的行业里的老大,所以互联网公司最适合价值投资。

    我们怎样选择互联网公司?其实大家可以去拓展自己的思维,我觉得有一点要澄清,按我刚才这么说的,要投资什么好象已经说出来了,其实不是这样,刚才这只是一个最宽泛行业里的公司,还有很多隐型行业的隐型冠军,只要他在这个行业形成垄断,都会有非常好的利润率和“护城河”,在选择公司时大家可以一个个地问这些问题。

    首先,这个行业/公司是否对应足够的用户需求;

    这个公司的用户是买的还是自有的?

    大家可以看互联网公司的报表,如果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营销成本里有一项巨大付出是流量获取成本,那这个公司的用户是买来的。

    接下来要看这家公司是否拥有垄断地位?垄断地位如何形成,可以看这家公司提供的功能和体验是否有独特性?还可以看这家公司提供的主要是互动体验还是单向浏览?刚才说了,互动体验是优于单向浏览的。还要看网站内容是用户原创还是来自第三方,有没有独占性?还可以看这个公司用户的转化方式是什么,是传统的付费广告、按点击付费还是根据成交的效果付费。

    我们可以试着用这些标准看看这些公司。门户网站新浪、搜索百度、视频优酷、网络游戏盛大游戏、B2C1号店、电商平台淘宝、品牌电商凡客、社交新浪微博。我没办法一一展开,但可以简单看一下。

    视频网站的内容是自由的吗?B2C电商的用户是自由的吗?网络游戏能否做到强者很强、一家垄断?大家可以顺着这个东西问下去,这就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我对互联网公司投资逻辑的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方丈语录精华(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jq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