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词和软科普的完美结合:那些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知识

诗词和软科普的完美结合:那些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知识

作者: 安之腾 | 来源:发表于2022-03-08 11:53 被阅读0次

1.打破壁垒的通识教育

大语文的时代,比拼的就是孩子们各自的文化视野。这种文化视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非经过日积月累不可。

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背诵古诗文,事实上,更严谨的说法,应该是很少有孩子会在活泼好动的年纪,能特别自律地静下心来,去背诵那一首首佶屈聱牙的诗文。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觉得这些古诗词离我们现在的生活,距离太远了!

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的手段,让古诗词的内容更通俗易懂,但它们依然与我们有着很遥远的心理距离。如何消除这种心理距离,这才是让孩子们喜欢上古诗词的关键。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我买过不少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往往装帧精美,让人看了,就心情大好。更有些出版社,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推行精美如艺术品的绘本,我这个年过30岁的大人,也往往禁不住诱惑,买来收藏。

这些尝试,确实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古诗词书籍。

但我从来没见过一套书,它能像这套古诗词书一样,脑洞如此之大。这套书的名字,叫做:《藏在古诗词里的博物馆》

诗词和软科普的完美结合:那些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知识

2.《藏在古诗词里的博物馆》

《藏在古诗词里的博物馆》,顾名思义,就是把古诗词中的信息提取出来,做了博物学上的拓展。这种拓展,我在《山海经》和《诗经》上看到的比较多。在中小学的古诗词读本中,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作者安迪斯晨风,这名字很让人印象深刻。其实,他的原名叫安晓良,但安迪斯晨风这名字,我更喜欢。最早,我是在微博上了解的他,自此之后,便喜欢上了他的科普。作为知名的科普作家,他出版过的《一本不正经的博物志》《八卦心理学》等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诗词和软科普的完美结合:那些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知识

在他的微博主页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他有趣的科普分享。更让人惊喜的是,他的博学多识不是僵化的,而是生动幽默的,这一点,最为难得。

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套《藏在古诗词里的博物馆》,整个套系一共有四本,分别是《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天文地理》《人文器物》。

我之所以喜欢这套书,有很多种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正在于它的可读性。

首先,《藏在古诗词里的博物馆》这套书籍,一共选择了120首古诗词,这些古诗词,都是孩子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更有相当一部分是选入到教科书中的名作。选择这样的诗词作为切入点,有很多的好处,这不仅仅可以辅助孩子们理解课内的知识,更可以作为低年级的背诵整体规划参考,又可以作为高年级的回顾复习材料。经典的古诗词,再怎么读都不过分。

《藏在古诗词里的博物馆》整套书根据内容分为四本,这样的编排更有利于孩子们的整体理解和记忆。在诗词的编排上,作者主要按照朝代和诗人的顺序排列,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结合着目录,做有针对性的阅读。

诗词和软科普的完美结合:那些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知识

这里面的每一首古诗词,都用大字呈现,注释也简洁准确,译文也很恰切。当然,这只是古诗词书最基础的要素。它最难得的,还是之后的科普版块。通过联系古诗词的具体内容,引出一系列我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通过《春望》一诗,作者反问:古代也有快递员吗?《墨梅》一诗,作者为我们讲解古代的墨是怎么制成的。鸟儿最高能飞越多高的山顶?牵牛星和织女星会有相遇的那天吗?我们吃的话梅是梅树的果实吗?这些问题,很多是孩子们在阅读古诗词的时候,最可能会感到疑惑的科普知识点,在问题导入的设置上,作者很讲究循序渐进,它非常能促进孩子们的自主思考。

“诗词大侦探”正是诗词软科普的舞台,安迪斯晨风的语言风格,总体是轻松明快的,没有太拗口的内容,各方面讲得都很明晰。孩子们在阅读古诗词的同时,还能深入地探究以前从未探究过的科普问题,这也是一种可贵的通识教育。

诗词和软科普的完美结合:那些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知识

活泼精美的插图,也让孩子们在阅读《藏在古诗词里的博物馆》这套书的过程,能拥有更高质量的阅读体验。

文图兼美,这套书拥有着更为广博的格局,非常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3.读诗词还要知世界

《藏在古诗词里的博物馆》给我最深的一个感触,就是对于古诗词现代内涵的开掘上。正是安迪斯晨风的这套书,让我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同时,生活中也处处有诗意。

需要我们注意的,正是那些生活的美好细节。保护好我们的好奇心,当我们在阅读书籍的时候,记录下那些或许有些搞怪的问题,在阅读之后,进行类似的科普拓展,它不仅仅有利于我们理解正在阅读的文本,同时,这个搜索答案的过程,也是锻炼一个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诗词和软科普的完美结合:那些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知识

现如今这样一个时代,答案是多元的,科学的世界是迷人的。我们没有必要只用一种古老的方法去背诵古诗词,古诗词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就必然会有些普遍现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没有什么,是比独立思考更重要的事情了。《藏在古诗词里的博物馆》这样的一套书,既能增进孩子们的文学底蕴,同时,又能提高孩子们的科学视野,除此之外,更能在这样不断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和精准的判断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article>

相关文章

  • 诗词和软科普的完美结合:那些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知识

    1.打破壁垒的通识教育 大语文的时代,比拼的就是孩子们各自的文化视野。这种文化视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非经过日积...

  • 记忆中的诗词

    文|墨默天地 图|来源网络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估计是很多中国人的文化启蒙。你还记得那些记忆中的诗词学习过程...

  • “诗画跨界合作研究”绘画征集活动通知

    以王维、苏轼的艺术创作为代表,“诗画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课题。金中教授长期从事中华传统诗词的创作、评论与教...

  • 传统文化启蒙- 诗歌

    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诗词是特别适合孩子传统文化启蒙的。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开播,央视的这档古诗词类综艺节...

  • 科普类绘本

    第十二次阅读笔记 【要用科普类绘本培养科学精神】 科普类绘本是指那些与科学知识现象相关,可以带给孩子科学思考和启示...

  • 冬奥会上北京八分钟,被一位初中生填成了词!张艺谋看了也会点赞

    作者:毛志杰 张艺谋在冬奥会上导演的北京八分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科技崛起的完美结合,使各国友人看到了中...

  • 古风魔术专场秀,你想看看吗?

    你一定听过“古风”——“古风”是一类新型的文化。“古风”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调,结合中国传统的文学、琴棋书画、诗词...

  • 带你了解古风与中国风

    “古风”是一类新型的文化。“古风”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调,结合中国传统的文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经过不断的发展...

  • 那些深藏在诗词中的思念

    我想你.………是: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的欲言又止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的无穷无尽 “日日花前...

  • 神奇的彩虹花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 诗词歌赋中充满魅力。 彩虹花将带着孩子们在诗词花海中翱翔, 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去。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词和软科普的完美结合:那些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la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