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就是铁甲》OR《机器人争霸》,他们的钱都用到哪去了?

《这就是铁甲》OR《机器人争霸》,他们的钱都用到哪去了?

作者: 综艺下一站 | 来源:发表于2018-06-19 14:43 被阅读0次

真人秀是一个团队作战的产物,如果按BBC对电视节目制作部门的分组,细分下来岗位会有上百个。留学归来的同事说在英国光制片一个岗位就有37个不同的分流岗位。可见任何节目的成功都是团队的合作。所以从某一方面来单独论成败节目的好坏也有局限性。不过权且做技术分析,抛砖迎玉就不用那么较真了。(回应下前辈的指点,再次表示感谢)

从《这就是铁甲》(以下称铁甲)、《机器人争霸》(以下称争霸)两档综艺都是竞技类的真人秀,整个节目的前期准备和录制非常重要,决定一档节目的70%。

从《铁甲》和《争霸》来说,《铁甲》有了《铁甲雄心》的底子,已经是第二次组织赛事了,在这方面明显要比《争霸》来成熟许多。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两档节目的前期,进行1V1比拼时,《争霸》节目中机器的损坏率太高,常常给观众一种“还没开始就结束”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不好。而《铁甲》中很少遇到这样的问题。通过观看两档节目可以发现,一个机器人打完一场后,修理的时间基本要在三到四天左右。而《争霸》中有一个环节是要明星和队员一起在1小时内修好机器进行对战,这个设计很创新也很有竞争的感觉,但是违背了这项运动的基本规律,最大的问题就是减少了观赏性。

作者从一些业内的朋友了解到,其实最大的问题是钱。

《铁甲》的录制周期整个跨度是要长与《争霸》的,一个是艺人档期的问题,第二个就是刚刚说到的,需要给战队修理机器的时间。周期跨度大,节目的各项支出自然就会增加。而产生的效果就是每场比赛的观赏性非常高。不得不说这些钱花的是值得的。

而《争霸》在明星方面的支出明显要高于《铁甲》。具体的明星劳务作者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个数据可以参考下。作者一个芒果台的小伙伴曾经为了拍摄一支宣传片邀请Angelababy,得到的报价是500万一个下午的拍摄时间(3个小时)左右,税还要芒果台出。最后自然是吹了。虽然商业广告的价格与综艺节目的价格不能直接对比,但由此也可以看出一线大咖的费用,绝对是任何节目最大的一笔开支。

《铁甲》与《争霸》两档节目后期呈现出来的作品风格有明显的差异。我们来聊聊两档节目在剪辑上一些细节的处理。

《铁甲》的剪辑思路非常清晰。以比赛为核心,赛前通过艺人的现场表现和格采(格式化采访)制造悬念或者是冲突,赛后再通过格采来揭晓答案或者是情绪的翻转。这是一种非常明确的思路,非常适合前期后期分开,分段式剪辑的工作流程。这种结构的优势就是每个冲突或者悬念紧紧围绕当下的比赛。一个接一个,节奏非常紧凑。所以《铁甲》会让观众有一直看下去的冲动,即使是在节目后期比赛减少,每期“秀”的部分增加的情况下,铁甲依旧是保持这样的思路。从《铁甲》的会员版看,四位明星经理人的现场表现一点都不比《争霸》少,但是后期在呈现的时候,《铁甲》依旧紧紧抓住主线,没有增加与主情感线无关的艺人表现。这种思路最大的突出了人物的个性和人设。

《铁甲》的剪辑手法也是近两年来少有的快节奏、干净利落。每场比赛为核心的剪辑思路,前后的格采和明星同期都没有铺垫,情感来的都非常直接,悬念设置也都是如此,说实话有时候一听明星或者是战队成员一说什么话,就能猜到比赛结果。但是这种剪辑方式却让人无可避免的被带入到节奏中去,观众跟随比赛一起变得非常热血。

《争霸》却不同,《争霸》以明星为主角,四位明星虽分主次,突出和弱化却不是很明显,基本上是平均用力。采取的剪辑方式跟《铁甲》有相似之处,都是以比赛为轴线,前后设置悬念或者是冲突。也是用艺人的同期或者是格采来进行情绪化铺垫。

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对节奏的把握。《争霸》的情绪铺垫或者是剧情反转大多都不会只争对当下的比赛,更多的是对人物的塑造和情感的抒发。现场同期使用的较多,导致文戏较长,容易拖沓。这一点是《争霸》的软肋。一涉及到情绪就会显得非常的拖沓,而现在的观众一看就能猜到结局,顿时没了意思。这样拖沓的剪辑只能是情绪积累不到位,剧情反转没有戏剧张力。

其实从剪辑手法上来说,《争霸》给人的观感非常成熟,而《铁甲》偶尔还会给人卡壳的生涩感。所以很多业内大神都说,《争霸》是典型的前期出问题,后期来救。

之前的几篇文章中,作者分析过《争霸》艺人表现力不足的问题,其实《争霸》内容上还有个硬伤——比赛不够刺激。在节目的头几期中,《争霸》的铁甲老是时不时的出毛病,经常碰上还没开打几秒钟就直接当机的情况。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比赛没有看点。连续来几次后,现场的明星也好观众也好自然就没了兴致。

比赛机器老是坏导致明星失去了兴致,明星表现没有张力导致节目没有爆点,最后比赛不精彩、明星也没有表现力。后期团队都是神也救不了。

《铁甲》中最被业内人士诟病的不是对艺人的偏心也不是调色的问题,而是郑爽的服装和妆发。遥想作者还是刚入行的小导演的时候,有一次嘉宾穿了一件黑色的衣服来录节目。我被现场导演整整骂了一下午。录棚内节目是很忌讳纯黑色的衣服的,走到稍微暗点的地方,就变成只有一颗头。而郑爽和旁边的三位明星在一起,最大的感觉就是,那三位是有设计师和化妆师认真打扮过来工作的,而郑爽就是刚睡醒打个车就来了。

不过这种小瑕疵,最终也是瑕不掩瑜。反而郑爽额头的小伤疤还被网络热议。每一期不同的处理方式,我想不会是每期都换化妆师,估计是艺人本身跳脱不在意。

帽衫、发型、还有额头上的伤疤处理方式、妥妥确定郑爽肯定是没有雇佣妆发的

相比较前期准备过程中的这些意料不到的小细节,后期制作时完全可以在节目中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调整的。

《铁甲》的后期有亮点也有槽点,槽点就是调色上。《铁甲》的调色最主要就是明星脸上的色差,经常镜头一切到明星脸上,就发现明星脸是红的。几期看下来,发现铁甲的现场灯光非常的多,每个区域设计的光源颜色都不同,艺人只要走下座位,去到任何一个区域,脸上的颜色都不会相同,而最大的问题在于,每个明星的跟拍摄像是固定的,如果明星在不同的区域走动,摄像机跟上后,白平衡却没有调整的话,就很容易出现偏色。如果是到了两个区域的交汇处,那就更麻烦了,一半红一半蓝,调都调不回来。

不过可以看出《铁甲》一直都在调整。经过前几期的问题后,后期都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整个调色面部出现一种不自然的感觉,从服装和其他细节上有“糊”了的感觉

网综早就已经过了小制作低质量的时代,各大网站对网综的投入,都是上亿级别的。网综也跨入了精品时代,不再满足于从各大卫视购买王牌节目的网络播出权。而是都选择了走向自制。传统媒体的制作人员大规模的出走,也给了各大平台建立自己势力范围的机会。

机器人格斗是小众文化,2018年被誉为小众文化的兴起的元年。经过这两档节目的热播,影视圈内已经掀起了一股创作热潮,作者这段时间也收到了一些平台内朋友的邀请做了一些方案,虽然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但是这种平台、线下赞助商找上门来要创意的情况确实好多年没遇到过了。或许明年,会有更多的小众文化产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就是铁甲》OR《机器人争霸》,他们的钱都用到哪去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ma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