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民的名义”刷屏背后 国人的品味变了?

“人民的名义”刷屏背后 国人的品味变了?

作者: 每日读书联播 | 来源:发表于2017-09-09 14:58 被阅读0次

白百何出轨新闻,并没有妨碍一部正剧的刷屏,这在前几年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韩剧泛滥到《人民的名义》热播,从花边综艺大行其道到《朗读者》、《诗词大会》等清流综艺备受推崇。不可否认,我们的社会文化氛围和过去大不一样了。

就拿地铁上的“低头族”来说,现在他们的手里可不是都拿着手机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读起了纸质书。

可能你会说,我在地铁上也看电子书啊,纸质书只是为了显得逼格高罢了!

其实还真不是,电子书的问题在于下面这三个,你不知道的“硬伤”。

01

电子书正在让你变笨。

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对着电子屏幕会消耗你的脑力,增加认知负荷,这种长期的压力会影响人的正常思考能力。

小绿上学的时候是班上有名的学霸,也是个蛀书虫,红楼梦读了四遍。

那天我问他,你现在还看纸质书吗?他说,说明书算么?他说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看到四行以上的段落就会觉得烦。

其实,数字阅读会让人形成F形曲线的阅读习惯,久而久之,会丧失持久阅读的能力。

02

电子书让你难以集中精神

“读书不苦,不读书才苦。”有多少人是听着这句话长大的。

但我觉得读书就是很苦啊,相比起来,玩儿手机有意思多了。

如果看电子书的时候有人来了微信,你八成会点开。

前几天有个朋友跟我说她被《朗读者》圈粉了,决定做一个董卿一样知性的女子!

于是,她买了二百多块钱的名著,还是电子书。

哈哈哈哈之后,我问她进展如何。

果然,她一本都没读完。

成也便捷,败也便捷。一个小小的手机,可以装下几百本书。

这本书看几眼烦了,可以迅速切换到下一本。

到最后,哪本都读了,哪本都没能看完。看似快速高效的电子时代,让我们很难专注的做好一件事,实际上是增加了时间成本。

03

电子书给不了你读书的幸福感

在下载时代,随手一次重做系统就足以弄丢所有的信息。

更别提封皮上的签字,书上的折痕,标记的重点,随手写下的感悟……这些纸质书特有的阅读乐趣。

“我就是喜欢纸质书的那种油墨香。”

这种常见的网友句式可能有点儿夸张了,至少我没有闻见过什么油墨香。

但是当你意外买到了签名本、得到了精美封面的书,集齐了一整套系列书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电子书无法替代的。

而读书的幸福感,除了书中的故事,也取决于这些意想不到的小惊喜。

04

不要放弃任何读纸质书的机会

曾有人在微博上转载了一段伦敦市长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的话:

“互联网充斥着色情与废话,我们需要在书报亭里看到智慧,我们需要在地铁里拿着报纸沉思。”

一位网友问:“地铁里拿着iPad或kindle沉思可以吗?”

博主回复道:“我想要的生活,就是一棵枝干粗壮的大树,浓荫如盖,周围也是一片青枝绿叶。我就躺在这大树下读Kindle,读着读着就睡着了。然后梦见一棵枝干粗壮的大树,浓荫如盖,周围也是一片青枝绿叶。我就躺在这大树下读Kindle,读着读着就睡着了。然后梦见一棵枝干粗壮的大树,浓荫如盖……”

虽说这是一个调侃电子书的段子,虽说纸质书还没有被电子产品所取代。

但科技改变生活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说不定哪天承载着我们记忆的纸质书就会消亡。

所以,为了情怀也为了保护纸质书。我们现在有一个阅读纸质书的机会。

当当网联合VIVA畅读新媒体共同举办

“世界读书日·用阅读丈量世界”主题活动

活动中用户可以通过输入3本书,选择自己的个性标签,以及花名,最终形成自己的“读书清单”

分享到各大社交平台,引好友来“点赞”

最终根据人气值的排名,会选出前400名用户奖励50元“读书基金”。活动时间4月18日-4月24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民的名义”刷屏背后 国人的品味变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no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