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在2016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对祖先传承下来的节气给予的高度评价。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学习它,而作为教师我们更有责任带领孩子们去传承它。
我们亲近母语在这方面一直在努力,以朱爱朝老师为代表的导师,就是在这个领域默默实践、记录、积累并取得优异成绩的领头羊。我也特别有幸在2018与亲近母语结缘,让我遇到了晨诵课程,遇到了节气课程,遇到了绘本课程,遇到了整本书课程。
和孩子们一起做二十四节气课程是在接触亲近母语之后,那时有个节气课程组,大家在刘晓琳老师的带领下,几个人在一起认领自己感兴趣的节气先制作课件,在带领自己班级的孩子学习相关内容,了解节气知识。
而我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也是在制作课件不断分享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二十四节气课程是个追逐太阳和月亮,循序渐进的节气、节日之旅,是一次陪伴着百草百花、花开花落的自然之旅,是一次穿越中国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精神之旅。
最初,这些知识我只能通过网络搜索去获得,在和孩子们不断讲解过程中加深记忆,在反复学习中不断积累和丰盈。而这一过程不单单是简单的搜索、记忆、分享,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染和沉淀。
最初是关于节气内容的分享,完全由教师来完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信息技术的提升带领班级的孩子一起做课程,我们还录制了一些二十四节气的小视频。
每次课程都和孩子们一起读《二十四节气歌》,接着就是教师简单介绍一下三侯,让孩子们了解一下节气相关的习俗,积累相关谚语或诗歌。低年级是他们做的手抄报也没有明确要求,只有字迹工整、颜色搭配鲜艳合理就及时肯定大力表扬,这样极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但四年级时,我们的手抄报就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画画涂色了,一定要有相关内容的介绍:三侯,习俗,古诗,谚语等。提出明确要求有评价的尺度也要跟上,这样孩子们的手抄报也有了新的起色。
四年级开始我就开始带着孩子们一起做课程。教给他们网络搜集资料的方法,学习根据需要进行整理资料,查找好资料,进行录制简单的小视频,我也利用我的视频号和抖音号及时发送孩子们作品,发动家长给孩子们点赞。他们的手抄报也及时做成美篇,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他们的成长。当们被看见,被肯定,也有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孩子们认领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录制视频和班级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提升,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端午课程,我们就和综合老师、音乐老师、美术老师联欢起来一起做了跨学科融合。作为语文老师,提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一周前在家里泡好糯米、粽叶,提前买好蜜枣,线绳,和学校食堂沟通好,帮助孩子们煮粽子,邀请家长当天参与进来。在语文课上学习有关节气的知识,综合课老师教孩子们包粽子,学生以小组为单元,准备好食材,每一组一个家长具体指导,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多数学会了包粽子。下午,我们利用学习食堂为孩子煮了粽子,香甜的粽子煮好后,分别送给食堂阿姨,保安叔叔,校长和各个科任老师,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品尝,还给家庭成员都带回去包好的粽子。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很多,提前准备各种食材,协调各个部门为我们活动顺利进行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如果一个学校一起来做那当然好,同一个节气,学生的年龄段不同要求自然不同,低年级以活动游戏为主,中高年级以实践和学习为主。建议在节气的前一两天就带着孩子们了解相关知识,高年级学生在自己学习后,到低年级去分享,也可以自己录制视频介绍节气的传说、来历及习俗。全校孩子以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展示各自对节气学习的成果(与美术老师联手在校内完成,锻炼的是孩子自己的能力,不是把作业留给家长)我们也可以借助亲近母语这个平台,建立节气课程群大家在一起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积极主动承担任务,在压力和责任的双重驱动下,带着班级的孩子们一起在学习和实践中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