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问,你以后想做什么工作,一年目标赚多少钱,想成为怎么样的人?在暗潮涌动的社会潮流之下,我们都曾被,正被,或将被“卷”入生活的茶米油盐之中。
都说世界是平的,但生活的浪永远都在上下起伏,我们或多或少地自我否定过,我是一个偏内向的人,把自己关在羡慕他人的牢笼里自我折磨。我羡慕那些活泼开朗,刚认识就能和他们打成一片的人,而自己,却连想拍一个vlog都只能独自走在无人看见的地方碎碎念。羡慕那些遇到喜欢就勇于去追求,不畏惧失败的人,而自己却是只敢呆在远处观望,连招呼也不敢上前去打。羡慕那些奔涌的“后浪”,他们的身上是美好的生活,是耀眼的理想,而自己却只能拿着不好看的分数,听着父母的叹气硬着头皮仔细斟酌没那么差的学校。羡慕那些一旦认定一件事,便能不顾一切,将其做到极致的人。羡慕所有的,在自己所热爱之事上,闪闪发光的人儿。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之下,有很多优秀的人,他们像是耀眼的太阳,是老天爷赏饭吃,无论是小红书,B站,还是各大社交平台,或者是网络媒体,日常生活中,他们分享着美好美丽的生活,他们是人们歌颂的后浪,被万众赞扬。人们总是会夸一个人天赋异禀,但却极少有人能看到他们背后的付出。庚子鼠年,因为疫情,带火了“直播带货”,作为带货一姐和一哥的薇娅和李佳琦,被人羡慕嫉妒着销量成绩,但少有人注意到他们背后的付出。守护千万患者的医护“大白”,他们被亿万人歌颂,但他们工作中流的汗水有多少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夺冠》让人们高赞“女排精神”,这样被一代代人传承的精神,是由一次次的倒地救球铸就的。光辉荣耀的背后,更多的,是不曾被他人看到的,自己舔舐伤口独自成长,摸爬滚打寻找光芒。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是为了讨生活的“打工人”,日复一日地过着“996”的生活.或许有许多人迷茫过,是不是考不上985双一流就没有好的工作?没有资本就什么也做不成?考研失败就是没用?考公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或许我们也曾想过改变,但是结局总是“今天太累了,明天再说吧”和“间接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我们喜欢去刷无数的“鸡汤”or“毒鸡汤”以寻求自我慰藉,却始终没有真正地开始动身。日复一日,我们沉浸在短视频所带来的“短暂快乐”,经历着在放下手机之后无尽空虚和自我厌恶的无限惩罚。
正所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样简单浅显的道理我们都懂,但真的有开始以及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念的人却少之又少。人都有惰性,“穷”虽可怕,但最可怕的是“心穷,心懒”。别再拖延了,走出去,哪怕是做一些能够提升自我的小事,也比看一万条鸡汤要强得多。
如果你能下定决心,尝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妨从一些喜欢的小事做起。喜欢摄影的,在下班途中,去拍一拍路上的风景;喜欢画画的,到APP上找一些可爱易学的简笔画逐渐摸索;喜欢运动的,尝试在来之不易的空暇时间去慢跑;喜欢文学的,尝试一下把刷短视频的时间存起来,看一本收藏已久的书吧。有热爱的歌手,不妨挤几天给自己“放个假”,在演唱会上给自己打打鸡血。
其实,我们并不是真的没有时间,只是被生活的枯燥磨去了菱角,如果你愿意把刷无意义内容的时间换成自我提升,我相信你的生活一定会慢慢恢复色彩。没有谁规定创业,追逐自己所热爱之事是哪一个年龄段才能做的,就像摩西奶奶年事虽高却举办了自己的画展,请走出去看看,我知道会很难,一开始肯定极少数几率能如愿以偿,但只要你开始了,一切都还没迟,勇敢去发光吧,你我都是自己的光。
很喜欢《无名之辈》里的歌词:“无名之辈,我是谁。忘了谁,也无所谓。继续追,谁的光荣不是伴着眼泪。也许很累一身狼狈,也许卑微一生无为。谁生来不都是一样,尽管叫我无名之辈。”你我都是“无名之辈”,愿在生活这场戏中,我们都能成为自己的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