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就深夜十一点了,照例在学习结束后作个小结。
附上今日学习记录。

今天主要做了两件事,参加终极模考大赛和结束对历年真题中第30题和31题的练习。
简单说说模考大赛的情况。
科一的成绩较之 10.17 日那次更加接近真实,答题过程没有翻书,两道材料分析题忍不住参考了自制的 A4 手册。
29道单选题错了9道,其中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各错1道,文化素养运气没有上次好,9题错了7题,第1题还漏答。
总体来说,这次答材料分析题没那么慌,昨天练习10题材料分析题有明显的提升,答题时间还是超过了预设的每题15分钟。
这个分数只能代表除作文以外的题型掌握情况,作文,后天就轮到全力攻克作文了。

相比科一而言,科二的分数是没那么真实的。面对摸不着头脑的简答题,我还没办法做到不去翻书,自己瞎编,材料分析题的第二问同样如此。
所以,尽管分数很高,却是心里最没底的。
我决定了,在做最后的4套模拟卷时,严格按照考试标准要求自己,训练写关键词、沾边词的方法和技巧。

今天完成的第二件事是,结束对历年12套真题中第30题和31题的练习。
实际上,今天的12道题,写完第4题,就已经近十点,今天显然完成不了剩下的8题,也没办法留到明天,明天的任务也很重。
在先生的提醒下,想到一个办法,解决了剩下的8题,既满足了完成任务的渴望,又不必占据明天的时间。
这个办法就是,找出余下8题中的理论点,写在材料旁,耗时约1小时。
这看起来简单,其实有两个前提。
一是,能深刻理解理论点及具体解释。
二是,能分析出理论点在材料中的体现。
我之所以能做到,是因为已经动笔写了16题,特别是对学生观和职业道德,比昨天更加熟练,有些在教材中体现不明显的内容,也能够分析出来。
这部分剩下的一点内容,就是对照参考答案,分析自己答题思路,保证三分之二一致就可以。
剩下8题,有2题教师观角度和1题教育观角度,打算明天练一练。
明天的学习任务是,练习这12套真题中的第31题(两小题),即阅读理解题。
练习的要求是,最终能达到15分钟内完成。
相比材料分析题需要想理论点而言,这题是比较简单,重在在时间的把控上。
毕竟,留足给作文的1小时,直接关系到能否得到及格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