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拥有的太少了,所以我舍不得给你
这句话是我第二个妹妹对我说的话,说完这句话我感觉到了两点。
因为“资源稀缺”,所以不曾拥有,一旦拥有我会舍不得,会在乎
每个家庭希望给孩子的都是最好的,而并不是每个家庭都给的起最好的。
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孩子们是想要什么就会给什么,而家庭条件不允许的状况下则是下列描诉。
家庭条件不是太好的孩子们,他们之间要互相共享资源,如姐姐的穿不了的衣服鞋子留下来给妹妹穿或哥哥的衣服留下来给弟弟们穿,孩子们总是一年又一年穿着姐姐或者是哥哥留下来的衣服等可多次使用的物件。
你以为哥哥或姐姐就真的有属于自己的新衣服,然而并不是,他们都的衣服通常也是亲戚家的哥哥或姐姐们留下来的衣服,继续给他们穿在接着像传家宝一样传承下去,直到衣服穿不了或者是经济条件好转。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羡慕自己同年龄段的孩子,因为他们有着自己从未拥有过得衣服,零食等多种新鲜玩意。
往往经济条件不太乐观的家庭,偏偏孩子还挺多的。这些孩子们往往是得不到相同等资源的供给所以,一胎生九子,各各不同是很正常的。
就如我初中老师说,读书的时候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去认认真真的读书。当老师说完之后有同学说家里事情多,要帮忙。
老师说,你家又不是你一个小孩,让你的哥哥姐姐或者是弟弟妹妹多多去做事,读书的时间是要靠自己争分夺秒争取出来的。你要为你自己争取点读书的机会,而不是每天都去干农活,毕竟在农村靠读书走出去是最快捷的方法了。所以那个时候老师经常对我们说读书是农村小孩唯一的捷径。
这是第一次让我感觉到有时候资源是靠自己【争取】得来的。
还记得有一次姨母跟我说,以前外婆家非常穷根本就负担不起家里九个孩子的日常开销,就更别说读书了。那个时候大舅舅读书成绩非常好已经是考上高中了,然而因为没有钱高中读不了便已经赚钱养家了。姨母说如果她能够出生在我们这个年代的话,她必定会抓住读书的机会因为没有文化真的是很亏很亏,这其中的苦楚大概只有自己知道了。
这也是因为一个家庭提供教育资源的稀缺,因为稀缺所以只有几个孩子可以得到这个资源,而能够得到这个资源的也得看天时地利人和。
因为不曾拥有,所以在自己能够拥有它的时候会格外的保护它,因为它曾经是我心心念念的宝贝。
得到的太少,所以我会竭尽所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竭尽所能】是指两种方式,一种是靠自己的打拼创造的一切,而另外一种是“误入歧途”后半生就为这歧途后悔一辈子。
创造者
以前城市人并不多,大部分都是由农村人迁徙进去的,从而转变为城市人,他们都是穷过来的人,知道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创造才会有心中的乐园。
有太多太多的白手起家的案例,就如最出名的马云爸爸,如今我想在中国不认识他的人已经是很少很少了吧,毕竟快递行业已经是渗透到各地了。所以他不在乎钱了。。。。对于他而言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我想许多成功人士大概就像他一样吧,那只是数字。
而另一面是负债累累;
在知乎上有一个频繁出现的问题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女孩子到底是如何的呢?
正因为没有见过世面,所以极其容易受到诱惑,正好内心的虚荣心被加深拉大,所以才出现了一幕幕的女大学生裸贷,年纪轻轻就提前消费些自己本身就难以承受的物品,当她们拿着那些奢侈品时,是否会想过父母在家【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呢,有想过父母送你来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让你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吗?
这些曾在入学时时刻记得,而学校是一个大染缸,环境的不同接受到的东西自然是不同,并充斥着以往内心中所“构建的城堡”。
更令人气愤的是,为了满足欲望,疯狂贷款的青年才俊们,不但忘了来校的初心更是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不仅不能为父母减轻压力让他们能够休息休息,反而是埋怨父母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可最后能够帮助你的挡在你前面的只有是你的父母。
所以黄磊说,会让他的女儿多见见世界,防止心爱的女儿被某个大叔用一个包就给拐走了。
【贫穷】是靠自己的双手变成【富有】,如果你不努力,贫穷不止是一时更是一世。
您是宁愿吃学习的苦还是生活的苦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