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

作者: 佘_冬冬 | 来源:发表于2021-01-05 21:17 被阅读0次

今天在书中翻到了“批判性思维”一词。

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自己主动的思考,对所学知识或信息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背景、论据等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的决策的一种思维认知过程。

我想到了昨天布置的作业,分析《唐雎不辱使命》中“之”字的用法。全文有十多处“之”,如“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中“之”表示“的”,作结构助词使用;“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一句则用作代词。这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难一点的在这几句话。“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之”是中考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词汇,这学期每次碰到它我都跟学生渗透了它的用法,特别是“取独(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以前学生见得少,到了九年级就多了,提醒过几次之后,学生对“之”的这个用法好像能掌握了。所以今天检查作业的时候,很多人都挨个儿判断出这段话里的四个“之”是取独的用法。

包括教参上也是这样认为的。

我有点疑惑,这样翻译出来,好理解吗?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你曾经听说过天子发怒吗?这里的“发怒”难道是作为动词?作“发怒时的情态”不应该更好理解吗?你曾经听说(见识)过天子发怒的场景吗?也就是说,这里的“怒”作名词来讲,那么“之”就应该理解成为“的”。

而紧跟着这句的“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可以翻译为“天子一旦发怒,就会死伤无数,血流千里”。因此,这里的“怒”作为动词用,也就相当于谓语,这样一来,“之”就作取独用法了。

听我分析完,我猜懂的会更懂,懵的会继续懵。无妨,后面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只是,语文学习中存在争议的地方不少,比如虽然统一了读音,但是一骑(音“奇”)红尘妃子笑读来实在不习惯;青山郭外斜(“霞”还是“邪”)到底怎么读,总还是因为语文老师,产生了不同的教法与学法。但是考试的标准答案却又是统一的,什么时候才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呢?

相关文章

  • 解读《批判性思维》

    why 为什么批判性思维很重要? 如何获得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有啥用? what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是讲证据 ...

  • 批判性思维

    《学会提问 · 批判性思维指南》的读书笔记 一、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通过对资料(演讲、文章...

  • 德真写作训练营001/批判性思维

    【今日学习】 《批判性思维》 【感想】 一、厘清概念 批判性思维并不是对他人的思维持有批判性态度,而是批判性地对待...

  • 读书偶得

    小贴士:弱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现有的立场和看法。强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断言和看...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九)

    第十九章“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 一、“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所谓“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

  • 思维训练02 | 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

    01、批判性思维的过程 在上一期《Critical thinking | 批判性思维 探究》提到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如...

  • 看《学会提问》有感

    《学会提问》是一本讲述批判性思维的书,所谓批判性思维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也分强势和弱势,弱势批判性思维...

  • 关于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有两种: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如果你利用批判性思维只是捍卫自己的看法,利用对手的逻辑漏洞抵制反...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十九)

    “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 一、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所谓“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

  • 心智模式之批判性思维

    内容导航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组成 批判性思维方法概念、事件与逻辑因果链和关系网 另一种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批判性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aw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