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有个学弟给我发微信,他现在正上大三,告诉我当初自己是被调剂到计算机专业的,对专业很不感兴趣,觉得不适合自己,想另谋出路,打算去考公务员,想过的安逸点,让我给他点建议。
当他问我的那一刻,他其实是迷茫的,他不确定自己将来到底会不会去考公务员,也不知道站在公务员的岗位上,所带来的体验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是不是想象中的一杯清茶,一张报纸,周末双休的悠然生活,亦或励精图治做百姓的父母官,然后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他大脑中的认知及阅历储备只能为他构建这么一幅未来场景,但是自己又不确定这是不是真的,所以左右权衡无法决断。
可是据我了解,大多数没有背景的公务员其实过得都没有想象中的好,忙的时候照样加班加点,平时还得遵守体制里面不成文的规定,遇见小王爷或者小公主还得用心呵护。
二
有个好友w,家境不是很好。他毕业后就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上了刚好两年,准备辞职。
我问他想好干什么了吗,建议他没想好先稳住这个工作再找合适的。他回答没有,他没想好自己要干什么,不过他想好他不想干这行了,这个行业枯燥,假少,钱不多,最主要的是琐碎的事情有时候让自己没心情去学习,去充电。
他匆忙的裸辞了,认为自己就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然后可以像想象中那样快速成长。起初的头几天他感到特别兴奋,终于恢复自由身了,终于有时间完成自己大学没实现的全国游,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了。他也去了他想去的地方,可是在闲暇时间却没一点心情去学习,完全不是自己当初辞职前想象的那么一回事。过了快一个月,发现自己手机上存款的金额一点一点在减少,未来的方向还没找到,内心深处不自觉得感到万分焦虑。
他出去开始找他认为好的工作,后来经过深度了解,发现他认为好的工作,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不是有这样的不足就是有那样的不足,其中一个工作一开始从新人做起,还得被自己年龄小好几岁的人指挥,如果做不好连续几年都做一名新手,这样的事实他都接受不了。
介于对经济来源的恐慌及大把时间却无心思利用的焦虑,这个时候他开始羡慕那些前同事每天都可以去上班,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窥见忙碌也是一种幸福,觉得以前的工作其实也挺好的,最起码能给他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能够提供他满足日常需要的薪资,能给他一个不错的社会地位,而且下班后大把的时间可以去学习自己喜欢的,可是已经辞职了。
有时候我在想,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他们真的是见识短吗,仔细想想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我觉得是他们懒的可怕。
懒得去调查真像,懒得去搜索平台去查阅,懒得去图书馆读书扩展自己的视野,增长智慧,增加自己选择的筹码和方向。
对于上面那个学弟,相信你去知乎上去搜一搜公务员的相关话题,对公务员工作也能了解个大概,实在不行你去问一问基层工作了5年以上的学长或亲戚,相信你也能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做公务员。
这种伸手党同学,懒得去调查,懒得去问一问有过类似经验的朋友,懒得在知乎上输入公务员
我的好友w,如果能去咨询那些裸辞的同事,或者去各大搜索平台了解裸辞需要承受什么后果,那他也不会那么果断的辞职;如果在辞职前下班后能够潜下心来去涉猎一些关于其他行业的相关知识,那他也不会裸辞后茫然不知所措,找不到方向;如果他能多读一些名人传记,多读些心理学相关书籍,即使他裸辞了也不会把这些时间盲目的规划,调整不好自己的情绪。
以为辞职就可以解决自己成长所带来的一切苦恼。造成后来自己私人生活的混乱,情绪低落,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不良后果,这个成本实在是有点太大。
生活中这种简单的选择很常见,只需要你去勤观察,勤学习,勤实践,拒绝做伸手党,所做出的决定也不会差到哪去。而更为高级的选择,不仅需要你的勤奋,更需要的是你的格局和眼光,做好简单的选择,才能做好高级的选择。
归根结底,做不成事都是人的问题。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你做不成事,说明你身上还缺乏能做成事的条件,亦或经验阅历亦或格局眼光。
这个时候不要盲目决定,因为有时候大脑领域储备的经验阅历和眼光格局不足以支撑你去分析认知盲区的事情,能做的就是勤想、亲看、勤问、勤实践。
做好选择,从拒绝伸手党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