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王阳明再上《乞养病疏》,主要说了两个理由,一是自己四月间疾病发作,至今不愈;二是自幼失母,是祖母岑氏一手带大的,祖母如今以九十六岁高龄,日夜盼望孙子回去给她送终。
明武宗依然没有批准。
九月,王阳明第三次上《乞養病疏》,朝廷索性不予理睬。
南都鸿胪寺卿地位不低,纯属闲差,并不会给王阳明带来多大的压力,为什么王阳明几次三番要乞归故里呢?
我认为内外两个情势使王阳明做出来这样的决定。从外部形势看,王阳明的声望越来越高,明武宗却不想重用,实际上把王阳明搁置一旁,虽有朝臣举荐,明武宗一概视若无睹,因此王阳明在朝廷只是混日子,难有作为;从自身情况看,王阳明的身体确实每况愈下,思念祖母也是实情。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决定给自己彻底放假,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王阳明第一次上疏是请求罢归,这多少有试探之意,后两次上疏是乞归养病,言语上已有不同,他并不是要和朝廷彻底掰断,这符合他的一贯想法。
或许王阳明如此急切申请病休还有一个原因,九月二十九日是父亲王华的七十大寿,乞休成功,他可以为父亲在家乡举办一次隆重的寿庆。
徐爱从南京赶回绍兴为王华做寿,谢迁、应良、黄绾、黄瓒等都特意写了祝寿文章。
王阳明父子的生日只相差一天。王阳明与诸氏结婚以后,一直没有生育,九月三十日这一天,是王阳明的四十四岁生日,因此王华做主,将王守信(二叔王衮之子)的五子王正宪过继给王阳明作为嗣子。
王阳明的异母弟王守文在王阳明座下学习一年,正好过了20岁,正德十年也要辞别回乡,王阳明作《守文弟归省携其手歌以别之》,除了表达关爱,王阳明特别嘱咐:“见人勿多说,慎默真如愚。接人莫轻率,忠信持谦卑。从来为己学,慎独乃其基。纷纷多嗜欲,尔病还尔知。到家良足乐,怡顔报重闱。”
王阳明让王守俭和王守章也经常念诵,嘱咐他们不要迷恋簪裾,立志圣学方是做人的根本。
王阳明并让王守文给时任绍兴知府梁乔短笺一封,附上小礼物,除了问候以外,并向他推荐当地道家术士王文辕(字司舆)、王琥(字世瑞)和许璋(字半圭),以及自己的门生魏廷霖等。当年十月,梁乔离任,书告阳明,王阳明回信表示感谢,并表示自己正在申请办理病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