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和大学的好朋友出去吃饭,刚好在同一家餐厅遇到一个很久没有见面的大学同学朱朱,就凑桌一块吃了。虽然刚刚毕业一年左右,但是她脸上的沧桑感真的是可以一眼看出。
吃饭的时候,我就顺口一问:“你最近在忙什么呀?”朱朱开始苦着脸说:“快别提了,我都快换了三份工作了,原以为某公司很好,可是我偏偏倒霉,遇上一个上司把什么烂摊子都给我,每天忙的加班到11点多才睡觉。”
我以为是她业务能力比较强,我就说:“这是老板信任你呀,觉得你可以解决好这么多繁杂的事情。”朱朱皱了皱眉:“老板让我做但是又不满意我的成果,一天天的,要给我整疯了要,我都要准备辞职了,要找下一份工作了。”我和闺蜜婷婷惊讶的下巴都要掉了,然后快速吃完饭就跟朱朱告别了。
回家的路上,婷婷说:“朱朱一年换3份工作,也是太疯狂了吧。可是想想,你看看她大四才决定要考研,虽然她每天都起个大早,去图书馆排队占座,可是我每次去图书馆找她的时候,她又没再在复习考研。”我想了想说:“她之前还跟我说要找工作呢,不考研了,但是写完简历去投递的时候,既看不上这家公司,又看不上那家公司的。真的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不知道她到底在干嘛。
回到家之后,我想了想,像朱朱这样的女孩,一个工作干的不开心了就去换另一个,好像也没啥大毛病,可是长远来看,谁又愿意要一个频繁更换雇主的员工呢?再进一步想想,对自己人生这么重要的事情都规划不清楚的人,怎么会处理好公司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呢?
2. 其实我的闺蜜里面,我最佩服得一个人就是小可,她明明也才刚刚入职,但是已经晋升到一个独角兽企业的某个项目组的leader。明明大家都是23岁刚毕业,踏入职场的新人,可是她的脑袋里不仅仅装着我们同龄人的活力和热情,也拥有着我们这个年龄阶段大部分人不曾拥有的成熟和老练。
我们聊起她在大学的时候,就能够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比如她在大一的一堂课上,职业发展规划的老师问过我们之后的生涯规划打算,她是第一个上去分享的同学,她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去工作,而且她给出选择这条道路的原因也是非常有说服力,因为自己的在校一学期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全系的前百分之十,所以随着之后考研人数的增加,我就算每天努力学习,也不一定能够在大四的时候,考取到目标院校的研究生。
当她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她就对她想工作的职位进行了实践。大二的时候当我们所有人在每个暑假寒假都选择回家躺着休息或者趁机出去玩的时候,她一个人去北京面试,租房子,实习。看着她在朋友圈接触到的实习的圈子,跟我们完全不一样。
她就这样每个暑假都去不同的行业进行实习,她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就拿到了两家500强企业核心岗位的全职offer。在大四秋招的时候,凭借着她之前的经历,她拿到了更多更不错的offer。当大家都把大四过的兵荒马乱的时候,她却能够处理的游刃有余。
我一直觉得人生就跟下围棋一样,你不仅仅要思考眼前的一步怎么走,你还要思考你长远的战略跟目标是什么,为了达成你长远的战略和目标,你才能决定你当下的每一步应该怎么走。雷军有一句说的非常对:计划好,再奔跑,别懒于思考,懒于规划,傻傻的忙,到头来,或许除了疲惫什么都得不到。
3.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人生那么长的路,我们要慢慢走,可是你也得规划清楚了慢慢走才行,你连思考都不思考,连规划都规划不清楚,东走一步,西走一步,浪费了精力跟时间。 当你在大学的时候,尤其大三的时候,你就应该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未来的追求清楚的知道,到底是考研还是找找工作了,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但是当我们定下来我们的目标时,我们就要选择对应的手段去达到你制定的目标,这样才不会漫无目的的撞墙。
你不要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却没有一点成果,或许你的忙碌,只是一种假象。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个人都能停下来想一想,我现在这么做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心里有清晰的答案,那我恭喜你,恭喜你没有瞎忙。如果你想不清楚到底在忙些什么,这个时候你需要慢一点,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