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雨馨老师提供这样一个专题,不然我还真不会拾起头来更深地了解庄子。其中的原因,一是因为在自己心中大家,庄子这样的大家的思想如同一座高山,只可远远的望其轮廓,哪有勇气靠近;再者觉得古文艰涩,有些望而生畏,愁自己啃不动;还有一原因,对庄子略有偏见,起源于很早时候,庄子妻子离世,“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那时我就觉得庄子可笑,不通情理。
首读庄子《逍遥游》便改变了对他的偏见。“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 为鹏……怒而飞,其翼若水击 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从鲲与鹏的描述,可见庄子有大丈夫之志。也明白了为何现代人给男孩起名时很多会带一“鲲”或“鹏”字,原来出处在此。
庄子善用比喻说理,著名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也始于庄子,觉得自己渐渐对庄子佩服起来。
其所追求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消除小我的偏执,追求忘我的自由,不受外物的羁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自己穷其一生也达不到的。虽然无法达到,却可以在茫茫尘世里把这境界当作心中的一面镜子,时不时照一照自己世俗里的灵魂。让自己看清心灵沾染的尘埃,尽可能的拂去一些,“茅岩长扫净无苔”。暂时做不到为他人为社会无我,但可以不过分偏执,基本的大方向不变,勿忘初心,保持本心,稳步前进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