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间翻出多年前的日记。想起了过往的一切,似梦似幻,似在昨天。
一直以来忙于拼搏,每天工作到12点以后。现在想想,似乎也经历了不少,却也就是那么回事。
偶然间翻到一些高中的话语,大意是不要工作到那么晚,让自己没有休息的时间,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但是那时候的想法有个错误,就是不要每天忙到那么晚。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去适应工作,白天的时间要好好利用;第二,要在这个时间段内保证自己有足够多的产出,能满足需求;第三,休息时间高效,这样才能让自己白天有足够多的精力。似乎是个圆,转了一圈,还是要保证各个模块都正确运行,否则,就可能会影响到接下来的事情,导致无趣,无聊的恶性加班。
思考了下从毕业到工作中的一些错误大部分时候是由于底层逻辑不够。因此,增强底层逻辑,也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这么聊吧,刚毕业那2年参加专升本的考试,很多跟文科相关的都没有考过,当时以为只要努力就好,努力了就会有好的结果,因此,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花了很多时间,也没有学会,似乎没有什么好的长进,当时,有个历史老师讲课很有意思,把历史当做故事来讲。很努力,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也似乎没有什么收获。现在想想,只是当时没有考虑清楚如何去学习,考试吗,把考纲看几遍,近几年的考试题做几遍,应该就差不多了。
这2个例子,跟1万小时定律差不多,思考下,有了一万小时,还需要什么,可能,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一万小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