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程,今天我来分享一个心理学中常见的一个理论——自我实现的语言,也叫做自证预言。
我相信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它,但这个自证预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说清。自证预言理论理论认为,人是一种自恋的动物,出于自恋的本能,一旦我们说出了某句话,我们就会爱上这个说法,为了证明我说的是对的,我们就会把事情朝着某个方向去推动,最终让事实印证或者尽可能地印证我们的说法。这种潜意识到底是什么呢?归结为两个词就是“我是对的”和“我比你强”。
而这种自证预言效应又会隐含或者导致两个心理学效应——选择性注意和吸引力法则。选择性注意指的是,一旦我们有了某种既定的想法,由于我们潜意识中隐藏的自恋,即认为我是对的,我们的大脑就会自动忽略那些与我们想法相悖的事实,而将注意力全部投放到那些与我们先前预测相符的事实上来,哪怕这些所谓的事实只是个案,只是偶然。拿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去年,由于受到国际媒体和国内一些媒体公知说法的影响,我对于中国的经济感到非常悲观。我刚刚上大学的时候,世贸双子塔马上就要完工了。结果直到上学期,我发现双子塔还“没有完工”,我就认为:“果然中国经济不行了。你看看这么个大厦,从我来时候在封顶,到现在一年多过去了,顶还没有修起来,估计是修好了也租不出去成了烂尾工程了吧,唉,这经济形势啊。”直到后来有一次问一个上去过的人,他说那是观景台,本来就是修成那个样子,早就完工了。这就是内心存在的中国经济形势不佳的想法,让我忽视了很多中国经济依然蓬勃发展的信号,而只关注到了那个中国经济下行的信号。讽刺的是,最后还发现自己选择性关注到的“事实”还是假的。
第二个效应就是吸引力法则,即我们认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会去接触什么样的信息,交到什么样的朋友,而那些和你兴味相投的人也会来找到你,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也印证了那句话——一个人的能力是他所处核心圈子的平均值。这让我又不禁联想到了目前估值过百亿的人工智能推荐算法的独角兽公司——今日头条。它的推荐算法就是根据我们的点击和停留时间等信息来计算一个人的兴趣点,然后投其所好给你智能推荐,让你欲罢不能。所以也有人称今日头条是人工智能制造的精神鸦片。这些背后其实都是吸引力法则,你喜欢什么,你就会去寻找什么,而你找到的这些东西又会反过来强化你自己的标签属性。
在这点上,我有必要说些题外话。自从今日头条兴起之后,几乎所有的资讯平台都开始根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用户进行精确画像,比如腾讯推出天天快报,阿里推出的UC头条,百度在其搜索引擎入口的新闻也可爱是根据用户点击来计算和推送。正如我前面所言,这会让我们调入一个陷阱,在这个陷阱中有以前我们喜爱的那些东西,但是别的东西可能再也无法进入,而我们也会觉得这个陷阱舒适无比,因其能够满足我目前的需求而麻痹,不再去考虑陷阱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不再去探索未知的边界。因此,在当前,我们一定要谨防自己掉入这样的陷阱,有意识地主动拓宽自己的边界,否则世界将会越活越小,最后成为在一个山头转来转去鹧鸪鸟,永远不能知道山的那头是什么样子。
回到正题,我们前面提到的这种自证预言对于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呢?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弗洛伊德当初钦定的嫡传弟子说: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或者说,我们的潜意识和我们的人生,很可能是一种镜像关系。我们所说的话和我们的自恋意识常常潜伏在潜意识中发挥着作用,左右着我们的人生,我将其称作潜意识作用下的镜像人生。
既然我们自证预言对于我们的人生有如此大的左右能力,我们该如何意识到这种自证预言的存在并改变它呢?我相信你肯定也听过这样一句话:“道理我都懂,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我们知道了一大堆的道理,甚至包括我在这里讲的“自证预言”,依然对于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帮助呢?答案是——体验。体验是利用个人经历和感受,将客观存在但与己无关的道理转化为储存于自己记忆中的经验的一个过程。就像我们高中做数学题时候,老师教了很多的方法,但是从来没有使用过,或者没有成功过,即使我们都知道那些方法,也依然于事无补。直到有一天,不论是水到渠成还是仅仅出于偶然,我们运用老师的方法突破了瓶颈,后来再使用起来也就如鱼得水。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将理论转化为个人经验的过程,我们所有的练习目的也都在于此。这也和《刻意练习》一书中的理念是相近的。所以,我们要多多创造体验的机会,同时更要注重对于体验的反思。在自己说了一段话,做了什么事之后,跳出当前的情境,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这么做,一旦你通过这样的反思找到了根源于自恋的自证预言,你就能够避开自证预言的消极影响,反过来利用其积极效应。当然,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那么多各种各样的体验怎么办呢?武志红老师认为,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就去和什么样的人接触,他们的体验会很容易地感染到你,这是扩大了自己的体验的一个重要方法。
上面我们讲的是如何通过体验发现自己的自证预言效应。那么在我们发现了之后如何来利用自证预言呢?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就是立个flag了。当我们立了一个flag之后,出于我不会失信于自己,我是个说到做到的人这种自恋倾向,我们就会努力把事情朝这个方向推进,最后极大地提高我们做事的成功率。
而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自证效应的用武之地就更多了。所有你需要员工去做的事情,都要让他们亲口复述一遍。只要从他们自己口中承诺甚至仅仅是复述过的事情,都会极大地提高工作的完成度。而我们再将目光放大到企业战略层面来,我们就能发现,所有伟大的企业和企业家,都有一个伟大的愿景。这些愿景其实就是企业的flag,这个flag会埋在每个员工的心中,一个企业有机体中,这样也会推动企业朝着自己愿景描绘的方向前进。
其实,上述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我是对的”这个人性自恋的假设的。而这种自恋是藏在潜意识中的,很难被自己察觉,所以自证预言的使用最难的地方也在于此。对于积极的事情,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自恋假设,推动自我提升。对于消极的事情,则要通过体验和反思,找到我们曾经给过自己的那句消极承诺,然后抛弃它,避免镜像中的悲剧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