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欲的悲歌》是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创作的小说,既是自传体写作,也是实验性文本。
以一位51岁家庭妇女自杀的报纸报道开始的。叙述者“我”立刻要义不容辞地撰写自己母亲那“简单而明了的”故事。在对这个女人命运的回忆中,她那受制于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的生存轨迹自然而然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母亲出生在一个天主教小农环境里,接受的是无欲望、秩序和忍受的道德教育,她最终依然无法逃脱社会角色和语言模式对自我生存的毁灭,于是自杀成为她无可选择的必然归宿。
我依然会不时在深夜突然醒来,就像从内心深处突然被轻轻地推出睡梦,体验到自己如何在因为恐惧而屏住呼吸的同时,身体一秒钟一秒钟地腐朽。

《太古和其他时间》波兰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所
这是一本让人值得思考的书,尽管做了思维导图,84个时间碎片还是让人有些不解。这本书通过不同的视角讲述了太古之中各种人物,甚至动物、植物和东西的故事,以三代人的人生故事,折射了波兰二十世纪动荡起伏的历史命运。
人年轻的时候,忙于焕发自己的青春,忙于自身的发展,锐不可当地向前,不断地扩大生活的边界:从小小的儿童床到房间的四壁,到整幢房子、公园、城市、国家、世界。然后,进入成年,进入梦想时期,幻想某种更伟大、更崇高、更美妙的东西。四十岁左右出现转折。青春在自己的紧张努力和狂潮行为中自我折磨。某天夜里,或者某个清晨,人越过了边界,达到自己的巅峰并且向下迈出了第一步,走向了死亡。那时问题便会出现:是面对黑暗泰然自若地朝前走,还是回头走向过往,保持一副矫饰的外观,装作自己面临的不是黑暗,只是有人关掉了房间里的灯。

《诗人继续沉默》 作者是[以色列] 亚伯拉罕·耶霍舒亚 。本书收录了十二个中短篇小说,它们以梦境一般的笔法塑造了一个个既敏感又迟钝的角色。
对我最深刻的一个故事是封笔的诗人与智力障碍的儿子一起生活,在这虚构的世界里,结局是一个巨大的谜底。
疯狂,没有韵律,扭曲,勿须截断的诗行,让人困惑的重复,随心所欲的标点符号

《平原上的摩西》是双雪涛的首部中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10篇作品,小说风格不一。
描写的颇为精彩的是《平原上的摩西》这一篇,小说讲述由一起出租车司机被杀案揭开的陈年往事——艳粉街的少年成为刑警负责侦查12年前的旧案,嫌犯渐渐指向儿时邻居家的父女,刑警深陷其中,随着调查的深入,他本人很可能就是案件的参与者。
个人认为读中文小说会有一点轻松,不用被复杂的名字搞的头晕。也是第一次看见有人这样评论《红楼梦》,一个女的哭哭啼啼,一个男的娘们唧唧,也是很精辟了。

《风雅颂》是阎连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在现实巨大的荒谬围剿下,一个正统知识分子无法坚守“风雅”的故事,包含着对中国文化之当代命运的反讽性思考。
杨科是小说的主人公,来自农村,是北京学术首府清燕大学的一个《诗经》专家,因缘际会成了知识分子兼名教授女婿.他自卑自怜,却不脱浮夸虚荣的习气,虽然学有专长,但是他的课程乏人问津,他戴了绿帽子,反而成为下一拨校园斗争的牺牲品。他被送到精神病院疗养,对着一群病患讲授《诗经》,居然大受欢迎。他逃回故乡河南西部的耙耧山区,埋首《诗经》研究,和曾背弃的旧情人重续前缘,未料又陷入了乡镇企业化的色情世界,最终出人意料地以杀人犯的身份逃离了家乡,最后和一群被遣散的坐台小姐、被排斥的专家学者逃亡到诗经古城,过上了纯原始的桃花源式的新生活。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荒诞、又好像是一种不存在的真实、看不见的真实、被真实掩盖的真实。

《白夜》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
讲叙了一个以幻想度日的人和一个自幼父母双亡、与奶奶相依为命、与房客私订终身的姑娘纳斯金卡四个夜晚心与心的交流。对爱的追求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之由陌路成为知己甚至情人,但又是对爱的承诺和关照使他们又各归其位,前者仍活在幻想之中,后者则与心爱之人步入结婚殿堂;然而,瞬间的心与心的碰撞则成永恒。
我的上帝!那是足足一分钟的欣悦啊!这难道还不够一个人受用整整一辈子吗?
浪漫

人的一生没有足够的时间 去干所有想干的事情 没有足够的理由 为所有目的寻找理由 实则大谬不然
人需要爱的同时也需要恨 用同一双眼睛微笑和哭泣 用同一双手抛掷石块而后归拢它们 在作战中做爱也在做爱中作战 憎恨而后原谅,怀念而后忘却 规整而后搅混,吞咽、消化 历史 年复一年造就
一个人没有时间 当他失去他就寻找 当他找到他就遗忘 当他遗忘他就去爱 当他爱恋她就开始遗忘 他的灵魂历经沧桑 他的灵魂极其专业 可是他的肉体一如既往地 业余。
它努力、它错失 昏头昏脑,不解一事 迷醉和盲目在它的欢乐中 也在他的痛苦中
人将死去,就像无花果在秋天凋零 枯萎,充满自己,满缀甜果 叶子在地上变得枯干 空空的枝干指向那个地方 只有在那里,万物才各有其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