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随耳朵之“闻”闻观,还是随着书面语言之“文”入观,这两种“随wén入观”,读起来声音上没差别,文字上是有差别的哦。这两种“随wén入观”,都是叫你真实地进入。一个是进入语义的内容,一个是进入语用的体认、理解、体会,从语言中、从文字中见人。
更进一步,深入进去,要体会这个语言背后的精神性存在,或者言说者的精神存在,以及书写者、著作者、著述者的策略、手法和精神性的存在。
这样,我们听话的时候,听语言、听演说的时候,我们在阅读作品的时候,我们的理解就会至少有三个方面,从语义方面的理解,从我们的语义的接受过程,我们会有三个层面:有语义的理解、有语用的理解,以及模态的理解。我们自身的接受认识那个过程,祂也有认知的过程,认知语义还原的过程,以及我们的体认的过程、体证的过程,特别是要让我们心性能够进入。这样你学得的知识才可能是活的知识,是体证性的知识,能够跳过语言的跳板,而直接进入到语义、进入到精神性的存在。
这就是讲,我们要随闻入观,听话的时候、听讲、演讲的时候,特别是心性修炼有关的演讲、禅法课程的时候,一定要能够随闻入观,要进去。也就是我们反复强调,这几天,我起码写了上百遍说:“跟练!跟练!跟练!”意思就是你心要在场,然后跟着进去,一定要进去,不是叫你记名相、记知识、记语音符号串。
读书要会读,如果说你读了《论语》,没见到孔子;读了《老子》,没见到老子;读了《阿含经》,没有见到释迦牟尼佛本人,那说明你的随文入观水平还有限。你听什么课程,比如说听一个学术讲座,可能你的理解,那么就是只能达到记笔记的水平。你无非就是脑子记笔记,你记忆好一点用脑子记笔记。
另外呢,如果说你会语义学习,学习一些知识的时候,你要实际地进入,也就是说,通过文字,你达到的是语义,语义重构,就是把你听的内容实现了语义重构,呈现出来。
而且,更进一步,把语义的表述者,或者说书面文字,他这个著作的著述者,他的策略、他的技法,都能够体认到,进而达到他人自身,那么你的随文入观、你的体认水平就能够所谓的“入神得其精髓”,最后你就会实现什么呢?可能根本上的东西已经得到,会把他表现的东西忘完。
这样读一本书,可能最初你在读的时候,第一遍记纲要、记内容;第二遍记逻辑、具体的内容充实;第三遍把重点消化了;第四遍,简化得只剩一个提纲;第五遍,啥的内容就不知道,忘掉了;第七遍,连这个名字都忘掉了,啥都不知道。但是接触到事情的时候,这个知识马上就成为你的能力,就用出来了。也就是说,祂成为了你的存在,而能够随时挥洒出去,自如地应用,这才是随闻入观,善于学习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