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process
1.使用原因
子进程可以分担主进程的内存压力。
在主进程Crash时,子进程中的功能不受影响。
子进程的Application#onCreate中可以跳过一些不必要的初始化。
2.使用方法
可分别指定Application和四大组件运行的进程名。不指定时,使用包名作为进程名。
如果进程名是以冒号开头的,则这个进程是应用的私有进程。如果进程名是以字符开头的,且符合包名规范,则这个进程是全局的
二、multiprocess
只有provider和activity定义了android:multiprocess,但不要在activity中使用。如果android:multiprocess为true,则每个访问provider的应用都会自己创建一个ContentProvider实例。
优势:避免跨进程通信,提高数据访问效率。
弊端:多个实例导致系统内存消耗变大,且难以处理多个进程之间的数据同步问题。
如果需要两个不同APK中的组件运行于同一个进程,需要以下三个条件:
两个应用程序使用相同的android:sharedUserId,两个应用使用相同的keystore进行签名,为组件设置相同的android:process。
三、进程通信
由于不同的进程使用不同的内存空间,所以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本质上只依赖以下四种方式:
1.Binder
包括Messenger、AIDL,只能传递基本数据类型或实现了Parcelable的对象,本质是数据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2.Intent
跨进程的组件调用,本质也是数据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3.ASHMEM
匿名共享内存,需要依赖Binder传递共享内存文件描述,使用系统签名的APK才能直接使用。ContentProvider的实现就是使用ASHMEM,ContentProvider保存的数据,都是以私有文件存储的,其他进程无法访问,其他程序创建CursorWindow时,同时创建了一块匿名共享内存,并实现了Parcelable,通过Binder将CursorWindow和共享内存文件描述传递给ContentProvider,ContentProvider创建自己的共享内存文件描述,并指向共享内存。
4.其他通用方式
共享文件、网络接口等。
四、Task
1.使用startActivityForResult
必要条件是被启动的Activity和原Activity要在同一个Task中。因此,使用startActivityForResult时,会强制将新启动的Activity放在原来的Task中,不论activiy的xml属性和Intent#Flag_XXX。只有一个例外FLAG_ACTIVITY_NEW_TASK:如果使用这个标签,原Activity会立刻收到onActivityResult,并执行和startActivity相同的逻辑。
2.taskAffinity
affinity对于Activity来说就好像他的身份证一样,可以告诉所在的task,自己属于这个task中的医院;拥有相同affinity的多个Activity理论同属于一个task,task自身的affinity值决定于根Activity的affinity值。默认情况下,一个应用内的所有Activity都具有相同的affinity,都是从Application(参考<application>的taskAffinity属性)继承而来,而Application默认的affinity是<manifest>中的包名,我们可以为<application>设置taskAffinity属性值,这样可以应用到<application>下的所有<activity>,也可以单独为某个Activity设置taskAffinity。
affinity在社么场合试用呢?1.根据affinity重新覅你为Acitivty选择宿主task(与allowTaskReparenting属性配合使用);2启动一个Activity过程中Intent使用了FLAG_ACTIVITY_NEW_TASK标记,根据affinity查找或创建一个新的具有对用affinity的task。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