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十一点了,今天的日更还是不知道写些什么,花了几天时间读完了《人人都能学会的刷屏文案写作技巧》,最大的感悟就是书中没有一句废话,每句话都是干货,只是我还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实我就是读了表面,拿着公式模板,没有融入自己的思考,所以我看了就是看了。
最近我发现我写的简书有点力不从心,每天都是在逼迫中让自己去完成的,时间都用来读《明朝那些事儿》了,这次读历史就像我刷电视剧,有种痴迷不可自拔的感觉,只是我读历史是读故事书,我现在也没办法和自己说读了历史让我学到什么,可能就是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可以有吹嘘的资本,某某皇帝做了什么事情,或者哪些历史人物做了哪些事迹,让自己的脑袋装了一点历史事迹吧。
以前学历史似乎是了解了一个框,而自己读历史是把这框的内容填充一下,比如历史书告诉我们郑和下西洋,而读《明朝那些事儿》,我才知道原来郑和原名不叫郑和,叫马三保,郑和下西洋还有寻人的意图。还有现在读到了“三杨”,对这“三杨”的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学习,对我的日常有何作用我更是不清楚,我只是觉得想要了解一段历史,所以就去读了。
前两天看到网友对于读书的评论:“读文学书,第一遍是读故事,第二遍是读内涵,第三遍是读自己,第四遍是读社会。”我想不管是文学还是历史,都不可能是简单的一遍就可以读懂其中深意,而是反复去读,去揣摩,突然发现某一句说的就是当下的自己,或者原来这说的就是人生,这才是一本书真正的经典之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