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喜欢谈理想,长大了喜欢讲格局。什么是格局?有一种说法是,格是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局是指认知范围内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合起来称之为格局。这个解释与我理解当中的格局不谋而合。
对于这个词的执念似乎也有两三年了,但对于这个模糊概念的执念可能早已有之。大成若缺,大巧若拙。然而,我既缺且拙,不成不巧。想来应是格局狭窄,因此思而不得。具体表现为,寻道业久,却仍困于自身,寸步难行。
格局不同于理想,理想是未来的静态,需要行动去接近,格局是现在的静态,决定着所思所做。有时候理想无对错,而格局的大小往往带着一种是非的客观分辨。格局小,则眼界小;眼界小,则心胸小。纠结着一时一刻的对错,执着于一毫一厘的得失。
格局是公平的,它不取决于学历,不取决于背景,不取决于财富,仅仅取决于本心(尽管它可能被影响)。因此,虽物质上万贯家财,仍有可能精神贫瘠;虽知识上学富五车,仍有可能俗不可耐。
格局小到至极,便只能装得下自己;格局大到至极,便能以“万物为刍狗”。不执着于是非功过,不受惑于曲意逢迎,不迷失于泱泱世界,道之所出,一切自然。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之德为人,而非为己立德,供人膜拜。是故圣人之名对于真正的圣人而言,无足轻重,因为他格局下的一切是上天对他最大的信赖和最好的奖赏,然后才是对世人最纯挚的真情。
只是,以上所述之“格局至大”的例子,想来有个问题,这样的人能活下去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到底是天诛地灭,还是人心叵测,各怀鬼胎?少有人敢冒这样的险,去牺牲自己,可能是为一群并不领情的人。正因为世上无人,才有了基督道成肉身。至大的格局是无己,曾看到过一篇文章,它说无私这个词就带着自私,因为无私的主体还是自己。当然,说到无己,便免不了会落入失去自我的泥沼里,而格局既然是现在的静态,它在我们各人身上引导的所思所做,已经必然反映了格局的状态。失去自我地为人是痛苦的,因为这个失去带着被动,带着渴求,带着更长远的“利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