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利,致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金融!
有这样一则段子:
大家都是“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我就不一样,我是“钱不知所去,一贫如洗。”
01.
其实,毁灭幸福感的不是没钱
朋友吐槽,刚发了工资就没了,钱都拿去还了花呗。
工作三年,一分没存,上有房租要交,下有宠物要养,月光的她,却仍要继续买买买。
既然已经负债,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
与大多数人一样,她觉得,高质量的生活应该是努力花钱对自己好。
我们往往以为,花明天的钱可以圆今天的梦。
可让梦破灭的,恰恰就是这种过度消耗的“高配思维”。
02.
为何我们会被“高配消费”绑架?
当今社会,我们的价值一直都在被消费定义。
我们用买多少口红,来衡量男友爱情的重量。
我们用超贵的令自己心动的商品,来对抗工作挫折,生活空虚。
甚至,如果买一件东西不够爽,那就买两件。
“买”好像能解决一切烦恼,而这种补偿性消费,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填补空虚的万能药。
但我们忘了,它们本来就不过是一部手机,一支口红。
高负债让人沉迷于“高配人生”的幻想中。
最后,我们都活成了别人为我们定义的“理想的样子”。
03.
如何避免一步步掉入高配思维的陷阱?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同样是花268元,如果是吃一顿海鲜自助餐,你会觉得稀松平常;如果是买一件衣服,你会觉得挺便宜。
但如果是让你用268元去听一场2小时的学术专业课,你就会觉得太贵了。
对大多数人而言,购买股票、基金、理财等行为会被视为过度的资金消耗。
但实际上,无用的消费才是资金最大的消耗。
举例来看,两个有着同样收入且有同样储蓄基础的人,在支付了基本生活费后。
其中一人总会将钱花在逛街买衣服、买大牌包包和鞋子上;而另一个则总是将钱花在学习技能和投资上。
一年之后,她们二人的区别可能还不太明显,但三年之后,二人之间就会产生天壤之别。
五年、十年之后,这两人的人生轨迹就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走向,过着完全不同的人生。
因为你的时间流向哪儿,你的人生就走向哪儿;你把钱投在哪儿,收益就产生在哪儿。
这是一条铁律,从古至今,一直都是。
❧
超前消费,往往会带来双倍的焦虑。
当你把时间(注意力)和金钱花在了那些可以获得“复利收益”的消费上时,你才能收获自我的成长和美好的未来。
从现在开始,学会规划生活、打理资产,真正的做好属于你的人生账单!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209号夏宫城市广场37楼
电话:400-655-8800/024-2297-557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