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出奇。
时间与金钱。时间有两种,一种是用于投资的时间,你去上课、工作、应酬,都是一种投资行为;第二种是用于消费的时间,你自己一个人听听音乐看看书,陪自己的家人一起聊聊天,陪伴侣一起看场电影吃顿饭,这是为了获得满足感的消费时间。金钱也分为两种,用于投资的资金是资本品,用于消费的资金是消费品。发达国家的人奋斗更多地是为了得到足够的资本品,而我们当下社会发展水平,不少人还是为了获得足够的消费品奋斗。多少钱算够?“按照现在的统计,中产阶级一生大概有450 万就够了,管一个孩子,供一个房子,养一部车子,一年能有几次度假,吃什么基本不用算账。”冯仑总结说,有三件事情能让人幸福:不算小钱,不算时间,不算是非。时间和金钱在大家所追求的东西里就占了2/3。所以它们很重要,值得时常去想想,考虑自己怎么看待怎么处理这两件事情。
女人。“封建礼教的残余”告诉我们,“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我当年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才上初中,感触不深;后来上大学以后才慢慢体会到其前1/3部分的正确性,于是开始通过各种体育运动转移过剩的精力。因为女人掉链子的男人,其实不是输给了肉弹攻势,其实还是输给了自己,不能管理好自己。我一直觉得红颜祸水这个提法很有问题。一个人爱豪车,花了很多钱在追求豪车上,结果倾家荡产,这能说是豪车的错吗?。冯仑讲,“女人15 岁到25 岁只懂爱情不懂婚姻;25 岁到35 岁只懂婚姻不懂恋爱;35 岁到45 岁只懂日子不懂婚姻,孩子、家庭压力很大,数着日子过;45 岁到55 岁只懂孩子不懂日子;55 岁以后才知道自己是个孩子,心态回归到少女阶段。”这个我说不清楚,但我想肯定有女性同胞要起来反驳的。
男人。“男人奋斗的过程中一般会表现出很多美德,也会表现出很多正常人认为残酷无比的方面。”“一个人目标约束非常严谨,行为高度自律,随时自我反省,这些品质会引导他把自己的人生像导弹一样发射到天空。同时他也会牺牲自己,变得过于勇敢、无畏、冒险、进取、残酷、手狠、心硬。”
企业家。冯仑谈的比较多的是王石和牟其中,一正一反。王石到今天还很活跃,很多人知道他,就不在这里提了。而对于牟其中,可能现在谈的就很少了。之前上《国际贸易》的时候,听老师讲,现在好像还关在武汉汤逊湖的监狱里。牟其中比较出名的事情就是倒飞机和放卫星,其实倒飞机这个事情在当时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是有说得通的,好比那个笑话,你本来一无所有,但是跑去对比尔盖茨说,想娶她女儿,因为你是世界银行副行长;然后又跑去世界银行,说你想做副行长,因为你是比尔盖茨女婿。这个事情还真有可能成,只是这个过程中你要有担保,如果没有担保,你就承担了信用风险,既然是风险,那就是一个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情,也就产生了成功的可能性。在冯仑的描述中,我感觉牟其中更像一个商人,而不是企业家。但是企业家和商人的异同之处到底是什么,我也不甚了了。冯仑说,谋人钱财的难度仅次于夺人贞操。我觉得这个要看程度,你要谋人家多少钱,你要夺什么人的贞操,这里面到底需要多大的担保,有着多大的风险。
管理欲望。“有缺点的人好用,容易控制;没缺点的人可怕,因为他有巨大的欲望和意志力。”这个道理其实我们在高中第一堂语文课上就应该学到过。“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一个对自己控制力极强的人通常来说,会有很强的欲,这个欲不一定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酒色财气,也可能是道德观、宗教信仰或者价值取向。这样子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电影里时常把实力雄厚的终极大Boss设置为疯狂的商人、科学家或者政治家,让人非常疑惑,他名利双收,为什么还要为一些无聊的目的煞费苦心?我想,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如此执着,这种执着一方面使得他们能够居常人所不能居的高位,一方面也使得他们要做常人觉得匪夷所思的邪恶计划。“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选择与坚持。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矛盾的问题。冯仑讲,你要选好方向,否则只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又讲要坚持住自己的道路。那么问题在于,你怎么知道自己坚持的道路到底是不是正确的?你到底是否应该在不同的事情之间跳来跳去以寻找自己真正想坚持的东西?别人对你所坚持的道路或者道路的变更的褒奖或者责贬到底是不是中肯的?“我遇到的生意场上的人,他们的故事逻辑的展开实际上都与他们l5 岁、20 岁的梦想有关,和他们心目中英雄的影像如何拷贝到他们一生中有关,他们会不断地变,做这个做那个,但这个逻辑不变。”孔子说他15岁立志,按照今天的寿命标准和教育程度来说,一个人在20岁上下立志应该是比较合适,这个志应该是他打算在20-40岁这个决定性的时间短里沿着一个怎么样的大方向去走。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不要老想着弄热闹事,要控制住基本面。
能力与欲望。这也是继选择与坚持之后我觉得第二个很微妙因此不好把握的问题。欲望跟能力差距太大,可能让人最后驾驭不了整个事情,只享受了短暂的快乐,接下来全是痛苦。那么问题在于到底怎么评判能力是不是够得上欲望?譬如说,一个不高不帅不富的男生打定主意去追校花,这到底算不算能力与欲望不匹配?世人最喜欢的就是在事后搬个小板凳吃着瓜评头品足指点江山,事成则说敢为人先;事不偕,则说能力支撑不起野心。用很少的钱获得幸福感,这是宗教的魅力,但是并非每个人都会通过宗教去管理自己的幸福感,对于这部分的人,这种权衡需要长期考虑。
(允许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于华中科技大学
2016年09月0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