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同事普遍不愿意做上海客户,原因是上海人比较精明、麻烦,一般都很难签下来合同的。而我的第一个客户,就是个上海人。
正常的工作程序走完、谈妥,准备签合同了,他带法律顾问过来一起研究。看完条款,还不想签字,开始问我:
——“你是学金融专业的吗?”
——“不是,我是学中文的。”
——“哦,那你怎么做了金融呢?”
——“M主席也不是政治专业毕业的啊!”
——“这个……那你是哪里人啊?”
——“湖南人。”
——“那你住哪里啊?身份证号码能报给我吗?”
客户继续问:
——“你一个湖南小姑娘跑到上海来做什么呢?”
我起身,把合同拿过来摔在桌上:
——“我实话告诉你,我根本就不乐意你这种上海小男人做我的客户!”
客户惊愕了!他的法律顾问赶紧站起来打圆场、笑着说:“别生气,我们上海小男人就是这样的!”
后来合同签了,而且他还帮我介绍了一些很好的客户,也一直随着我跳槽去新的公司,一直由我帮忙打理他的资金。
——过后想想:客户问住所的用意是想了解我住在哪里、什么地段?以便评估我的收入和经济状况,借此判断我的业绩和工作能力;部分客户都会用类似的提问来含蓄地搜集资料,借此帮助他自己判断理财顾问是否值得信任。
上海不同区域和地段的房价相差悬殊,以前上海人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上只角”和“下只角”的说法。总体来说,旧上海时期的法租界和公共租界的西区大部分与中区属于“上只角”;而“华界”以及城乡结合部属于“下只角”。新“上只角”的分布大体延续了旧上海时期的框架,并扩展为黄浦区、静安区、徐汇区、长宁区,这些是当今上海最核心的城区范畴。随着上海旧城改造的持续深入以及南北平衡战略的切实贯彻,上海“上只角”的范围将会逐步扩展至整个上海中心城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