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和朋友聊天。她说她觉得笔记功力下降了。
我问她对笔记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她说“逻辑清晰,想回看”。我告诉她,切分知识颗粒度再写。
这一次对话,让我联想到一件事:切分颗粒度是需要以自我舒适的知识颗粒为标准去切的。但每个人的知识储备不一样,切分的颗粒大小就会不同。对知识的浓缩和扩展处理也会不同。
如果是自己读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是需要传阅的,向外传递信息和知识的,就必须考虑到其他人的知识储备,以其他人方便阅读的知识颗粒来写笔记,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应该如何界定颗粒度呢?
2】
我觉得这个问题必须分情况回答。
有的知识属于你知我知,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这部分内容我们自己在笔记里简单一带而过就行了。
常识有的知识是你很熟悉,完全不需要记笔记的。但阅读笔记的其他人却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此时要对这部分内容有觉知的进行附加说明。
我们学生时代里,总有些学霸知识储备过深,所以写笔记对他们来说特别浪费时间,因为所有内容对他们来说就和吃饭一样轻松简单,每天都记录1、拿起筷子,2、食指和中指夹住一根筷子,联动另一个固定的筷子夹取食物……之类的笔记,对他们吃饭一点好处都没有。
所以学渣们借这种类型的学霸的笔记来看,往往会一脸懵:卧槽,这样随便记笔记都能记住知识点吗?这也太厉害了吧!
其实哪里是记笔记后才学会的,他们是已经学会了所以才记笔记的。
与此相对,在我们踏入一个陌生领域,或者探索一个不熟悉的知识区域的时候,就可能会遇到大量的知识,我们周围的人都懂,或者看笔记的人是懂得的,而我们自己并不懂。
可能老师也会在上课的时候简单带过,只说一个概念的名词。
但作为我们自己不可以停留在在这个表面。势必是要在写笔记之后,留出足够的查阅资料,补充信息的空间来。
去翻阅书、翻阅知识、案例……将信息记录在笔记的这一内容附近。
笔记最常见的记录,就是专门记录我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信息。这部分的信息处理好大家收获都很大。只要逻辑清晰,记录工整,案例生动。通常都会是很棒的笔记。
网友评论